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methoxy‐N‐(pyridin‐2‐ylmethylene)aniline)PdCl2] | 113872-7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oxy‐N‐(pyridin‐2‐ylmethylene)aniline)PdCl2]
英文别名
[(L‐a)PdCl2];PdCl2(pyridine-2CHNC6H4OMe-p);[PdCl2(C5H4NCHNC6H4-4-OCH3)]
[(4‐methoxy‐N‐(pyridin‐2‐ylmethylene)aniline)PdCl<sub>2</sub>]化学式
CAS
113872-73-4
化学式
C13H12Cl2N2OPd
mdl
——
分子量
389.577
InChiKey
BURZOUQZKJRMGR-RJQKUYQS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methoxy‐N‐(pyridin‐2‐ylmethylene)aniline)PdCl2]乙酰丙酮 在 potassium tert-but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38%的产率得到[Pd(acac)(C(COCH3)2)(C5H4NCHNC6H4-4-OCH3)]
    参考文献:
    名称:
    配位亚胺的亲核攻击:钯 (II) 的 C-键合乙酰丙酮化物的合成和机理见解
    摘要:
    配合物[PdCl2(κ2-NN')] [NN' = 2-C5H4N-CH=N-Ar; Ar = 2-MeC6H4,a;4-MeC6H4,b;2-MeOC6H4,c;4-MeOC6H4,d;4-CF3C6H4,e;2,6-Me2C6H3, f; 已经探索了 2-iPrC6H4, g] 和 [Pd(κ2-acac)(κ2-NN')][BF4] 对亲核试剂乙酰丙酮 (acac) 的作用。该反应开始于对配位亚胺的羰基原子进行亲核攻击,产生新的 C-C 键和酰胺络合物。反应的下一步是质子迁移,导致酰氨基氮质子化,最后用阴离子碳原子替换这个配位的氮原子。对配位亚胺进行亲核攻击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新的配合物并产生新的 C-C 和 C-Pd 键。
    DOI:
    10.1002/ejic.20110143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4-甲氧基-N-(吡啶-2-基亚甲基)苯胺衍生物的锌(II),钯(II)和镉(II)配合物:合成,表征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摘要:
    一系列的Zn(II),Pd(II)和Cd(II)配合物,[(L)n MX 2 ] m(L = L–a–L–c; M = Zn,Pd; X = Cl; M = Cd; X = Br; n,m  = 1或2),包含4-甲氧基-N-(吡啶-2-基亚甲基)苯胺(L-a),4-甲氧基-N-(吡啶-2-基甲基)苯胺(大号-b )和4-甲氧基- ñ甲基ñ - (吡啶-2-基甲基)苯胺(L-C )已经被合成和表征。Pd(II)配合物[L 1 PdCl 2 ]的X射线晶体结构(L = Lb和Lc)揭示了通过吡啶和胺基团的氮原子和两个氯配体的配位相互作用获得的扭曲的正方形平面几何形状。最好将[(L-a)ZnCl 2 ]和[(L-c)ZnCl 2 ]中的Zn(II)中心周围的几何形状描述为扭曲的四面体,而[(L-b)2 ZnCl 2 ]和[( L–b)2 CdBr 2 ]分别通过2当量配体实现了Zn和Cd中心周
    DOI:
    10.1002/aoc.47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II) complexes containing N,N′-bidentate imine ligands derived from picolinaldehyde and substituted anilines: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olymeris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作者:Suhyun Park、Jaegyeong Lee、Jong Hwa Jeong、Hyosun Lee、Saira Nayab
    DOI:10.1016/j.poly.2018.05.031
    日期:2018.9
    Palladium(II) complexes, LnPdCl2 (Ln = LA–LI), with N,N′-bidentate imine ligands derived from picolinaldehyde and substituted anilin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Molecular structures revealed a distorted square plane geometry around Pd(II) centre in LnPdCl2 (Ln = LA–LC) obtained via coordination with pyridine and imine nitrogens and two chloro ligands. Pd(II) complexes LnPdCl2
    摘要已合成了(II)配合物LnPdCl2(Ln = LA–LI),具有由吡啶啉醛和取代的苯胺衍生的N,N'-双齿亚胺配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子结构揭示了通过与吡啶亚胺氮以及两个配体的配位而获得的LnPdCl2(Ln = LA–LC)中Pd(II)中心周围扭曲的方平面几何。Pd(II)络合物LnPdCl2(Ln = LA–LI)在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存在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LIPdCl2络合物(配体被N-糠基取代)显示出最高的MMA聚合催化活性,在60°C下的活性为7.08×104 g PMMA / mol·Pd·h。所有的配合物均产生富含间苯二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rr] = 0.70)。尤其,
  • Solution behaviour and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complexes [MCl2(RNCHCHNR)] and [MCl2(py-2-CHNR)] (M=Pd, Pt;R=C6H4OMe-p)
    作者:Bruno Crociani、Francesca Di Bianca、Roberta Bertani、Livio Zanotto
    DOI:10.1016/s0020-1693(00)83917-1
    日期:1988.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