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6,7-bis(2-methoxyethoxy)quinazolin-4-yl)-N3,N3-bis(2-chloroethyl)benzene-1,3-diamine hydrochloride | 1447828-8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6,7-bis(2-methoxyethoxy)quinazolin-4-yl)-N3,N3-bis(2-chloroethyl)benzene-1,3-diamine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N1-(6,7-dimethoxyethoxyquinazolin-4-yl)-N3,N3-bis(2-chloroethyl)1,3-phenylenediamine hydrochloride;1-N-[6,7-bis(2-methoxyethoxy)quinazolin-4-yl]-3-N,3-N-bis(2-chloroethyl)benzene-1,3-diamine;hydrochloride
N<sup>1</sup>-(6,7-bis(2-methoxyethoxy)quinazolin-4-yl)-N<sup>3</sup>,N<sup>3</sup>-bis(2-chloroethyl)benzene-1,3-diamine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1447828-82-1
化学式
C24H30Cl2N4O4*ClH
mdl
——
分子量
545.894
InChiKey
LNBYIDSECWEII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3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7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4-bis(2-methoxyethoxy)benzoic acid 在 硫酸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硝酸溶剂黄146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甲醇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54.5h, 生成 N1-(6,7-bis(2-methoxyethoxy)quinazolin-4-yl)-N3,N3-bis(2-chloroethyl)benzene-1,3-diamin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喹唑啉氮芥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肿瘤 治疗应用
    摘要:
    一种新型喹唑啉氮芥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一端具有氮芥烷化基团;另一端具有6,7-取代的喹唑啉结构,取代基R1位于喹唑啉母体4位上,为2-、3-、4-的氮芥基团;取代基R2、R3分别位于喹唑啉母体的6,7位上,为甲氧乙氧基、甲氧基、吗啡啉丙氧基、3-四氢呋喃氧基及羟基。结构如式A。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能造成DNA的交联,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不仅如此,该类化合物还具有氮芥类药物所没有的优势,即毒性较小。同时,该类化合物易于合成,总产率较高。种种优势,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成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巨大潜力。
    公开号:
    CN103193722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quinazoline nitrogen mustard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s for cancer
    作者:Shilei Li、Xiao Wang、Yong He、Mingxia Zhao、Yurong Chen、Jingli Xu、Man Feng、Jin Chang、Hongyu Ning、Chuanmin Qi
    DOI:10.1016/j.ejmech.2013.06.055
    日期:2013.9
    Thirteen novel quinazoline nitrogen mustard derivatives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 in vitro and in vivo. Cytotoxicity assays were carried out in five cancer cell lines (HepG2, SH-SY5Y, DU145, MCF-7 and A549) and one normal human cell line (GES-1), in which compound 22b showed very low IC50 to HepG2 (the IC50 value is 3.06 μM), which was lower than Sorafenib
    设计,合成和评估了十三种新颖的喹唑啉氮芥子气衍生物在体外和体内的抗癌活性。在五种癌细胞系(HepG2,SH-SY5Y,DU145,MCF-7和A549)和一种正常人细胞系(GES-1)中进行了细胞毒性测定,其中化合物22b对HepG2的IC 50非常低( IC 50值为3.06μM),低于索拉非尼。化合物22b可以抑制S和G 2 / M期的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在HepG2异种移植模型中,22b在体内具有显着的癌生长抑制作用,且宿主毒性低。
  • 新型喹唑啉氮芥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肿瘤 治疗应用
    申请人:北京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3193722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一种新型喹唑啉氮芥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一端具有氮芥烷化基团;另一端具有6,7-取代的喹唑啉结构,取代基R1位于喹唑啉母体4位上,为2-、3-、4-的氮芥基团;取代基R2、R3分别位于喹唑啉母体的6,7位上,为甲氧乙氧基、甲氧基、吗啡啉丙氧基、3-四氢呋喃氧基及羟基。结构如式A。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能造成DNA的交联,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不仅如此,该类化合物还具有氮芥类药物所没有的优势,即毒性较小。同时,该类化合物易于合成,总产率较高。种种优势,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成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巨大潜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