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2S)-2-[methyl(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propanoate | 117014-5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2S)-2-[methyl(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propanoate
英文别名
——
tert-butyl (2S)-2-[methyl(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propanoate化学式
CAS
117014-50-3
化学式
C16H23NO4
mdl
——
分子量
293.363
InChiKey
OQWLEOLRCQQSDC-LBPRGKR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81.3±31.0 °C(Predicted)
  • 密度:
    1.09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9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5.8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2S)-2-[methyl(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propanoat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甲基取代的氨基甲酸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自焚接头,用于酶反应的荧光检测
    摘要:
    自焚接头是分子探针的有用构建块,在酶活性分析、刺激响应材料科学和药物递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份手稿将 N-甲基二甲基甲基(即三甲基)氨基甲酸酯作为一类用于酶反应荧光检测的新型自焚接头。氨基甲酸三甲酯显示出在形成羧酸酯基团后自发地进行分子内环化,以第二次快速反应动力学释放荧光团。有趣的是,氨基甲酸三甲酯的自动裂解反应也是由羟基和氨基的形成引起的。含氨基甲酸三甲酯的荧光探针可用于酯酶、酮还原酶、
    DOI:
    10.3390/molecules25092153
  • 作为产物:
    描述:
    (2S)-2-(methyl{[(phenylmethyl)oxy]carbonyl}amino)propanoic acid叔丁醇4-二甲氨基吡啶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5h, 以55%的产率得到tert-butyl (2S)-2-[methyl(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甲基取代的氨基甲酸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自焚接头,用于酶反应的荧光检测
    摘要:
    自焚接头是分子探针的有用构建块,在酶活性分析、刺激响应材料科学和药物递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份手稿将 N-甲基二甲基甲基(即三甲基)氨基甲酸酯作为一类用于酶反应荧光检测的新型自焚接头。氨基甲酸三甲酯显示出在形成羧酸酯基团后自发地进行分子内环化,以第二次快速反应动力学释放荧光团。有趣的是,氨基甲酸三甲酯的自动裂解反应也是由羟基和氨基的形成引起的。含氨基甲酸三甲酯的荧光探针可用于酯酶、酮还原酶、
    DOI:
    10.3390/molecules250921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nalogues of the marine cyclic depsipeptide obyanamide
    作者:Wei Zhang、Ning Ding、Yingxia Li
    DOI:10.1002/psc.1361
    日期:2011.7
    to the results, the β‐amino acid residue was found to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Additionally, the ester bond along with the Ala(Thz) moiety was also essential for biological activities. However, it seems too early to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N‐methylation of Val/Phe can lead to higher or lower cytotoxic activities. Copyright © 2011 European Peptide Society and John Wiley
    在奥巴酰胺的总合成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方法合成了该海洋环状双缩肽的20个类似物:(i)使用Z / OtBu方案在西半球中制备三肽片段;(ii)使用Boc / OMe方案在东半球制备二肽片段;(iii)在最后一步中偶联片段,除去保护基团(Boc和OtBu,在一个锅中),以及大环化。细胞毒性测试表明,三种合成化合物对HL-60,KB,LOVO和A549细胞系表现出中等活性。根据结果​​,发现β-氨基酸残基在生物活性中起关键作用。此外,酯键以及Ala(Thz)部分对于生物活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得出结论认为Val / Phe的N-甲基化可导致更高或更低的细胞毒活性。版权所有©2011欧洲肽协会和John Wiley&Sons,Ltd.。
  • <scp>Nine‐Step</scp> Tot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Rhizonin A
    作者:Qingchao Liu、Langlang Liu、Ranjala Ratnayake、Hendrik Luesch、Yian Guo、Tao Ye
    DOI:10.1002/cjoc.202000222
    日期:2020.11
    We have achieved the total synthesis of an architecturally and biologically intriguing cyclic polypeptide, rhizonin A (1), in an exceptionally concise and convergent fashion. The strategic route entails 9 longest linear steps to elaborat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aterials into the natural product with an overall yield of 9.7%. The brevity of sequence and high overall yield was fueled by the judicious
    我们已经以极其简洁和收敛的方式完成了在建筑和生物学上引人入胜的环状多肽Rhizonin A(1)的总合成。该战略路线需要9个最长的线性步骤,以将可商购获得的材料精加工成天然产品,总产率为9.7%。明智的化学策略选择为序列的简洁和高总产量提供了动力。根瘤菌素A(1)对HCT116结直肠癌细胞的细胞活力显示出微弱的抑制作用,这种活性取决于缺氧诱导因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