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4-(benzyloxy)phenyl)dimethylsilane | 18768-2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4-(benzyloxy)phenyl)d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Dimethylbis-(p-benzoyloxyphenyl)-silan;Bis-(p-benzyloxyphenyl)-dimethylsilan;Bis(4-(benzyloxy)phenyl) dimethylsilane;dimethyl-bis(4-phenylmethoxyphenyl)silane
bis(4-(benzyloxy)phenyl)d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18768-26-8
化学式
C28H28O2Si
mdl
——
分子量
424.615
InChiKey
KJNMLZBEPVYBN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0 °C
  • 沸点:
    532.5±50.0 °C(Predicted)
  • 密度:
    1.11±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7
  • 重原子数:
    31.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4-(benzyloxy)phenyl)dimethylsilan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bis(4-hydroxyphenyl)d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共聚聚氰尿酸酯网络研究对热固性聚合物结构-性能关系的新见解
    摘要:
    对由三种相似的二氰酸酯单体形成的共固化网络的物理性质的研究表明,简单的线性混合规则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差异揭示了共固化热固性网络中的重要协同效应及其可能的原因。使用的单体是双酚A(BADCy)和双酚E(LECy)的二氰酸酯和双酚A(SiMCy)的含硅类似物。最重要的协同作用是仅在LECy和SiMCy的网络中看到的水分吸收减少约25%。对于所有其他系统,观察到水分吸收与氰尿酸酯环的数量密度之间的明确关系。这种关系通常适用于许多类型的氰酸酯,并表明了特定部位(相对于单独的自由体积)在吸湿中的重要性。在完全固化网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密度和热化学稳定性方面观察到许多其他非线性混合关系的例子。有趣的是,在SiMCy和LECy的共网络中观察到了与线性行为最广泛的偏差,这表明在驱动共网络组件之间重要的物理交互时,诸如网段大小不匹配之类的因素可能比灵活性或对称性方面的差异更为重要。完全固化网络的
    DOI:
    10.1021/ma202513h
  • 作为产物:
    描述:
    magnesium,phenylmethoxybenzene,bromide 、 二氯二甲基硅烷 生成 bis(4-(benzyloxy)phenyl)d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IV族元素的有机金属双(对羟基苯基)衍生物及相关化合物
    摘要:
    已经合成了二甲基和二苯基双(对羟基苯基)IV族金属化合物。研究了以下方法的范围和局限性:(a)对溴苯酚和正丁基锂的卤素金属交换产物与有机金属二卤化物的反应;(b)用三甲基或苄基保护酚基,然后水解或氢解。
    DOI:
    10.1016/s0022-328x(00)8067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thermal analysis of silicon-containing bis-phthalonitrile resin with enhanced solubility
    作者:J. K. Bansiwal、Ajit Shankar Singh、T. U. Patro、D. S. Bag
    DOI:10.1007/s10973-022-11853-z
    日期:2023.1
    Silicon-containing bis-phthalonitrile (SiPN) resin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multi-step synthetic route and characterized through spectroscopic (1H, 13C NMR and FT-IR) and thermal methods. The curing behaviour of the resin has been studi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 uncured resin showed melting peak at 421 K with curing onset at 477 K and curing exotherm peak appeared at 519 K
    采用多步合成路线合成了含双邻苯二甲腈 (SiPN) 树脂,并通过光谱 ( 1 H, 13C NMR 和 FT-IR) 和热法。已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研究了树脂的固化行为。未固化树脂在 421 K 出现熔融峰,在 477 K 开始固化,在 519 K 出现固化放热峰,在 573 K 固化结束。观察到树脂的加工和固化窗口分别为 62 K 和 72 K . 固化树脂DSC 分析显示没有高达 623 K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交联树脂的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仪 (TGA) 进行评估。固化树脂的 TGA 分析显示在 730 K 时分解约 5%,在氮气气氛下 1073 K 时化率为 68%,极限氧指数 (LOI) 值为 44.7,通过经验方法使用(Krevelen 方程)计算。树脂显示为 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