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α-ethyl-α-(3-chlorophenyl)-α-[[2-(1H-pyrrol-1-yl)phenyl]oxy]acetic acid | 869347-4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α-ethyl-α-(3-chlorophenyl)-α-[[2-(1H-pyrrol-1-yl)phenyl]oxy]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2-(3-Chlorophenyl)-2-(2-pyrrol-1-ylphenoxy)butanoic acid
(+/-)-α-ethyl-α-(3-chlorophenyl)-α-[[2-(1H-pyrrol-1-yl)phenyl]oxy]acetic acid化学式
CAS
869347-40-0
化学式
C20H18ClNO3
mdl
——
分子量
355.821
InChiKey
KUTZUXJAMRYKC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51.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α-ethyl-α-(3-chlorophenyl)-α-[[2-(1H-pyrrol-1-yl)phenyl]oxy]acetic acid五氯化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30%的产率得到6-(3-Chlorophenyl)-6-ethyl-pyrrolo[2,1-d][1,5]benzoxazepin-7-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HIV-1逆转录酶引物附着区中特异性靶向高度保守的残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新型,有效和广谱NNRTI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吡咯并苯并恶嗪酮(PBO)代表一类新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非核苷逆转录酶(RT)抑制剂(NNRTIs),其原型为5。合成了新的类似物,这些类似物已被测试为抗HIV药物。专为靶向β12-β13发夹内的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即引物抓地力)而专门设计的PBO衍生物被证明对最常见的突变酶(包括高度耐药的K103N突变株)非常有效。根据与RT结合位点可能的相互作用,讨论了结构活性关系(SAR),具体取决于C-6取代基的性质。在所研究的吡咯并苯并a庚因中,15c似乎是该系列中最有前途的NNRTI,其特征在于有效的抗病毒活性,广谱和低细胞毒性。15c显示了与AZT的协同抗病毒活性。
    DOI:
    10.1021/jm050257d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HIV-1逆转录酶引物附着区中特异性靶向高度保守的残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新型,有效和广谱NNRTI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吡咯并苯并恶嗪酮(PBO)代表一类新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非核苷逆转录酶(RT)抑制剂(NNRTIs),其原型为5。合成了新的类似物,这些类似物已被测试为抗HIV药物。专为靶向β12-β13发夹内的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即引物抓地力)而专门设计的PBO衍生物被证明对最常见的突变酶(包括高度耐药的K103N突变株)非常有效。根据与RT结合位点可能的相互作用,讨论了结构活性关系(SAR),具体取决于C-6取代基的性质。在所研究的吡咯并苯并a庚因中,15c似乎是该系列中最有前途的NNRTI,其特征在于有效的抗病毒活性,广谱和低细胞毒性。15c显示了与AZT的协同抗病毒活性。
    DOI:
    10.1021/jm050257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pecific Targeting Highly Conserved Residues in the HIV-1 Reverse Transcriptase Primer Grip Region.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Potent, and Broad Spectrum NNRTIs with Antiviral Activity
    作者:Caterina Fattorusso、Sandra Gemma、Stefania Butini、Paul Huleatt、Bruno Catalanotti、Marco Persico、Meri De Angelis、Isabella Fiorini、Vito Nacci、Anna Ramunno、Manuela Rodriquez、Giovanni Greco、Ettore Novellino、Alberto Bergamini、Stefano Marini、Massimo Coletta、Giovanni Maga、Silvio Spadari、Giuseppe Campiani
    DOI:10.1021/jm050257d
    日期:2005.11.1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inhibitors (NNRTIs) whose prototype is 5. Molecular modeling studies based on the X-ray structures of HIV-1 RT prompted the synthesis of novel analogues which were tested as anti-HIV agents. The PBO derivative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target the highly conserved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in the beta12-beta13 hairpin, namely
    吡咯并苯并恶嗪酮(PBO)代表一类新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非核苷逆转录酶(RT)抑制剂(NNRTIs),其原型为5。合成了新的类似物,这些类似物已被测试为抗HIV药物。专为靶向β12-β13发夹内的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即引物抓地力)而专门设计的PBO衍生物被证明对最常见的突变酶(包括高度耐药的K103N突变株)非常有效。根据与RT结合位点可能的相互作用,讨论了结构活性关系(SAR),具体取决于C-6取代基的性质。在所研究的吡咯并苯并a庚因中,15c似乎是该系列中最有前途的NNRTI,其特征在于有效的抗病毒活性,广谱和低细胞毒性。15c显示了与AZT的协同抗病毒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