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R)-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2-methyl-propylamine | 852049-3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1-((R)-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2-methyl-propylamine
英文别名
——
(S)-1-((R)-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2-methyl-propylamine化学式
CAS
852049-32-2
化学式
C14H20N2O
mdl
——
分子量
232.326
InChiKey
XRHUFBJRNYQYEA-OLZOCXB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1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7.6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1-((R)-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2-methyl-propylamineBOC-L-脯氨酸N-甲基吗啉氯甲酸异丁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S)-tert-butyl 2-((S)-1-((R)-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2-methylpropylcarbamo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Taft型立体参数在不对称催化中的作用检验
    摘要:
    我们报告了使用塔夫脱(Taft)空间参数将配体的取代基大小与反应的对映体比例相关联。线性自由能关系可以通过绘制由Taft报告并由Charton修改的对映体比率(er)与空间参数的对数来构建。使用我们实验室开发的模块化恶唑啉配体,在NHK条件下发现醛和酮烯丙基化具有成功的相关性。利用这些相关性,设计并评估了配体的羰基烯丙基化反应。Charton图中出现断裂,这归因于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变化。另外,分析了几个先前报道的对映选择性反应,导致催化剂和底物之间具有极好的相关性。最后,
    DOI:
    10.1021/jo901698t
  • 作为产物:
    描述:
    benzyl (S)-1-((R)-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2-methylpropylcarbamat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5.0h, 生成 (S)-1-((R)-4-Benzyl-4,5-dihydro-oxazol-2-yl)-2-methyl-prop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Taft型立体参数在不对称催化中的作用检验
    摘要:
    我们报告了使用塔夫脱(Taft)空间参数将配体的取代基大小与反应的对映体比例相关联。线性自由能关系可以通过绘制由Taft报告并由Charton修改的对映体比率(er)与空间参数的对数来构建。使用我们实验室开发的模块化恶唑啉配体,在NHK条件下发现醛和酮烯丙基化具有成功的相关性。利用这些相关性,设计并评估了配体的羰基烯丙基化反应。Charton图中出现断裂,这归因于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变化。另外,分析了几个先前报道的对映选择性反应,导致催化剂和底物之间具有极好的相关性。最后,
    DOI:
    10.1021/jo901698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手性噁唑啉类NNP型配体及其合成方法 和应用
    申请人:上海师范大学
    公开号:CN10658898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噁唑啉类NNP型配体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配体具有如通式1或2所述结构:制备时,以Fmoc‑Cl和手性氨基酸化合物3为起始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手性配体1、手性配体2。并可应用于催化合成手性化β酮酯以及用于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合成手性丙二酮类生物和手性丙二酯类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可大量制备,制得的催化剂在用于β酮酯化反应和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时,具有较高的ee值和产率。
  • Stereochemical Diversity in Chiral Ligand Design: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Catalysts for the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Allylic Halides to Aldehydes
    作者:Jae-Young Lee、Jeremie J. Miller、Steven S. Hamilton、Matthew S. Sigman
    DOI:10.1021/ol050528e
    日期:2005.4.1
    simple amino acids that promote the Cr-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allylic halides to aldehydes in up to 95% ee. The Cr-catalyzed allylation using ligand 1d is rather insensitive to the nature of the allylic bromide (crotyl, allyl, and methallyl) in that >90% ee is observed for all three bromides evaluated in the addition to benzaldehyde.
    [反应:见正文]我们鉴定了一组新的立体化学不同的恶唑配体,这些配体衍生自简单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促进Cr催化将烯丙基卤化物以高达95%ee的形式对醛进行对映选择性加成。使用配体1d的Cr催化的烯丙基化对烯丙基巴豆基,烯丙基和甲基烯丙基)的性质相当不敏感,因为在除苯甲醛外评估的所有三种化物均观察到> 90%ee。
  • Quantitatively Correlating the Effect of Ligand-Substituent Size in Asymmetric Catalysis Using Linear Free Energy Relationships
    作者:Jeremie J. Miller、Matthew S. Sigman
    DOI:10.1002/anie.200704257
    日期:2008.1.1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