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4''-trinitro-2,2';6',2''-terpyridine-1,1',1''-trioxide | 97238-1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4''-trinitro-2,2';6',2''-terpyridine-1,1',1''-trioxide
英文别名
4,4',4''-trinitro-2,2':6',2''-terpyridine trioxide;4,4',4''-trinitro-[2,2';6',2'']terpyridine 1,1',1''-trioxide;4-Nitro-2,6-bis-(4-nitropyridyl-2)pyridin-trioxid;4,4',4''-Trinnitro-2,2':6',2''-terpyridine-N,N',N''-trioxide;4-nitro-2-[4-nitro-6-(4-nitro-1-oxidopyridin-1-ium-2-yl)-1-oxidopyridin-2-ylidene]pyridin-1-ium 1-oxide
4,4',4''-trinitro-2,2';6',2''-terpyridine-1,1',1''-trioxide化学式
CAS
97238-13-6
化学式
C15H8N6O9
mdl
——
分子量
416.263
InChiKey
MAANFUWXMUTMI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80.4±65.0 °C(Predicted)
  • 密度:
    1.82±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0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高度共轭低聚(卟吩)锌-(聚吡啶基)金属(II)超分子中强近红外吸收激发态的分子工程
    摘要:
    一系列新的发色团 MPZn(n),它结合了乙炔桥连的双(三联吡啶)金属(II)-(卟吩合)锌(II)(MPZ(n))和低聚的、乙炔桥连的(卟吩合)锌 (II) ) (PZn(n)) 结构,以及一系列在辅助三联吡啶单元 (Pyr(m)MPZn(n)) 上带有吡咯烷基电子释放基团的衍生物,已被合成和表征。循环伏安研究,以及核磁共振、电子吸收、荧光和飞秒泵浦探针瞬态吸收光谱,已被用来研究这些不寻常的发色团的基态和激发态特性。所有这些物质都具有强烈吸收的激发态,具有大的光谱带宽,可深入近红外 (NIR) 能量范围。分子框架的电子结构变化表明,激发态吸收最大值可以广泛调节 [lambdamax(T(1) --> T(n))] (880 nm < lambdamax < 1126 nm),同时保持令人印象深刻的大T(1) --> T(n) 吸收流形光谱带宽(半高全宽,fwhm,大约 2000-2500
    DOI:
    10.1021/ja070751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高度共轭低聚(卟吩)锌-(聚吡啶基)金属(II)超分子中强近红外吸收激发态的分子工程
    摘要:
    一系列新的发色团 MPZn(n),它结合了乙炔桥连的双(三联吡啶)金属(II)-(卟吩合)锌(II)(MPZ(n))和低聚的、乙炔桥连的(卟吩合)锌 (II) ) (PZn(n)) 结构,以及一系列在辅助三联吡啶单元 (Pyr(m)MPZn(n)) 上带有吡咯烷基电子释放基团的衍生物,已被合成和表征。循环伏安研究,以及核磁共振、电子吸收、荧光和飞秒泵浦探针瞬态吸收光谱,已被用来研究这些不寻常的发色团的基态和激发态特性。所有这些物质都具有强烈吸收的激发态,具有大的光谱带宽,可深入近红外 (NIR) 能量范围。分子框架的电子结构变化表明,激发态吸收最大值可以广泛调节 [lambdamax(T(1) --> T(n))] (880 nm < lambdamax < 1126 nm),同时保持令人印象深刻的大T(1) --> T(n) 吸收流形光谱带宽(半高全宽,fwhm,大约 2000-2500
    DOI:
    10.1021/ja07075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ultinuclear ruthenium(<scp>ii</scp>) complexes as anticancer agents
    作者:Anil K. Gorle、Alaina J. Ammit、Lynne Wallace、F. Richard Keene、J. Grant Collins
    DOI:10.1039/c4nj00545g
    日期:——
    series of dinuclear ruthenium(II) complexes that contain labile chlorido ligands, [Ru(tpy)Cl}2μ-bbn}]2+ designated Cl-Rubbn; tpy = 2,2′:6′,2′′-terpyridine, bbn = bis[4(4′-methyl-2,2′-bipyridyl)]-1,n-alkane (n = 7, 10, 12, 14 or 16)} and derivatives containing nitro substituents on the tpy ligand and/or secondary amines within the bbn linking chain have been synthesised and their potential as anticancer
    一系列的双核(的II含有不稳定chlorido配体)配合物,[茹(TPY)} 2 μ-BB Ñ }] 2+ 指定CL-RuBB Ñ ; tpy = 2,2':6',2''-吡啶,BB n =双[4(4'-甲基-2,2'-联吡啶基)]-1,n-烷烃(n = 7,10,12 ,14或16)}和在BB n连接链内的tpy配体和/或仲胺上含有硝基取代基的衍生物已经合成,并研究了它们作为抗癌剂的潜力。一些Cl-RuBB n菌种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其中Cl-RuBB 12复合物的活性是顺铂的四倍。Cl-RuBB 12的tpy配体上包含硝基取代基导致抗癌活性大大降低。胺基团结合到连接配体中并没有增加Cl-RuBB n配合物的抗癌活性。Cl-RuBB n络合物和在连接链中含有胺基的络合物以大约相同的速率合,在120分钟内合50%。相比之下,t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