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tert-butoxycarbonyl)-3,4-bis(trimethylsilyl)-1H-pyrrole | 195820-6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tert-butoxycarbonyl)-3,4-bis(trimethylsilyl)-1H-pyrrole
英文别名
1-tert-butoxycarbonyl-3,4-bis(trimethylsilyl)-1H-pyrrole;Tert-butyl 3,4-bis(trimethylsilyl)pyrrole-1-carboxylate
1-(tert-butoxycarbonyl)-3,4-bis(trimethylsilyl)-1H-pyrrole化学式
CAS
195820-66-7
化学式
C15H29NO2Si2
mdl
——
分子量
311.572
InChiKey
HGHYOFMJSVUYL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5-118 °C
  • 沸点:
    349.5±45.0 °C(Predicted)
  • 密度:
    0.9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31.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tert-butoxycarbonyl)-3,4-bis(trimethylsilyl)-1H-pyrrole四(三苯基膦)钯 silver trifluoroacetate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1-(t-butoxycarbonil)-3-trimethylsilyl-4-(1-naphthyl)-1H-pyrrole
    参考文献:
    名称:
    3,4-二取代的1H-吡咯的高度区域选择性合成。
    摘要:
    利用三甲基甲硅烷基的ipso-directing性质,已经开发了用于3,4-二取代的1H-吡咯的高度区域选择性的方法。作为这项研究的关键原料,已知的3,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H-吡咯(3)被精心选择的基团保护,即叔丁氧羰基,N,N-二甲基氨基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通过与碘-三氟乙酸银在低温下反应,可以实现这些1保护的吡咯的高度区域选择性的单碘化。随后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得到1-保护的4-取代的3-三甲基甲硅烷基-1H-吡咯,其再次经历进一步的室温ipso-碘化和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以提供对称和不对称的1-保护的-3,4-二取代的1H-吡咯。发现1-(叔丁氧基羰基)和1-(N,N-二甲基氨基磺酰基)基团的脱保护是不重要的。最终证明了1-(对甲苯磺酰基)保护基优于其他保护基,因为在逐步的ipso一碘化和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后,它很容易被除去。
    DOI:
    10.1021/jo991531c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3,4-Bis(trimethylsilyl)-1H-pyrrole: a versatile building block for unsymmetrically 3,4-disubstituted pyrroles
    摘要:
    3,4-双(三甲基硅基)-1H-吡咯1c通过逐步区域特异性的ipso单卤化、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和Suzuki交叉偶联反应,作为构建非对称3,4-二取代吡咯的多功能构建模块;该策略的优势在于其逐步方式以及有望生成具有多样取代模式的3,4-二取代吡咯。
    DOI:
    10.1039/a703921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eneration and Trapping Reactions of 1-<i>tert</i>-Butoxycarbonyl-3,4-didehydro-1<i>H</i>-pyrrole
    作者:Jian-Hui Liu、Ho-Wai Chan、Feng Xue、Qi-Guang Wang、Thomas C. W. Mak、Henry N. C. Wong
    DOI:10.1021/jo982129l
    日期:1999.3.1
    3,4-Bis(trimethylsilyl)-1H-pyrrole (5) was employed as a key precursor to generate a highly strained and reactive five-membered cyclic cumulene, namely 1-tert-butoxycarbonyl-3,4-didehydro-1H-pyrrole (4). The transient existence of 4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confirmed by trapping reactions with furan, acrylonitrile, and benzene, affording cycloadducts 13-15. The choice of the electron-withdrawing tert-butoxycarbonyl
    3,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H-吡咯(5)被用作生成高应变反应性五元环状枯烯的关键前体,即1-叔丁氧基羰基-3,4-二氢-1H-吡咯(4)。通过捕获与呋喃丙烯腈和苯的反应,确认了4在室温下的瞬时存在,从而提供了13-15的环加合物。选择吸电子的叔丁氧羰基作为N-取代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调节11a和11b的电子密度。结果,分别获得了三tri单鎓12a和12b。相反,N-叔丁基-3,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H-吡咯(9)在用Zefirov试剂处理后生成三氟甲磺酸鎓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