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D-mannonate | 58657-3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D-mannonate
英文别名
sodium;(2S,3S,4R,5R)-2,3,4,5,6-pentahydroxyhexanoate
sodium D-mannonate化学式
CAS
58657-36-6
化学式
C6H11O7*Na
mdl
——
分子量
218.139
InChiKey
UPMFZISCCZSDND-MHFWOIHZ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8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141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甘露糖 在 GDH 、 氧气 、 sodium chloride 、 catalase 、 7-(trifluoromethyl)-1,10-ethyleneisoalloxazin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2%的产率得到sodium D-mann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非酶和无金属有机催化通过活化和还原分子氧原位再生氧化的辅因子
    摘要:
    据报道,在没有任何特殊照明或设备的情况下,使用O 2作为末端氧化剂,合成黄酮有机催化剂可用于氧化辅因子NAD(P)+的原位再生。借助于高活性的桥联黄酮催化剂,NAD(P)H的氧化速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结果表明,桥接的黄酮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依赖于光,而仅依赖于氧。此外,该催化剂与各种制备酶氧化反应相容。针对该系统提出了一种氢化物转移机理。
    DOI:
    10.1021/acscatal.6b012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on Catalysis for In Situ Regeneration of Oxidized Cofactors by Activation and Reduc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A Synthetic Metalloporphyrin as a Biomimetic NAD(P)H Oxidase
    作者:Harald Maid、Philipp Böhm、Stefan M. Huber、Walter Bauer、Werner Hummel、Norbert Jux、Harald Gröger
    DOI:10.1002/anie.201004101
    日期:2011.3.1
    enzyme substitute: A synthetic FeIII porphyrin was used as a catalyst for the activation and reduction of O2 into H2O with the cofactor NAD(P)H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catalyst is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preparative enzymatic oxidation reactions. Thus, a new method is provided for the in situ regeneration of the oxidized cofactor NAD(P)+ with help from a non‐enzymatic, synthetic catalyst (see scheme)
    酶替代:一种合成的Fe III卟啉被用作活化和降低的O-催化剂2成H 2 O,其辅助因子NAD(P)在性溶液H。该催化剂与不同的制备酶氧化反应相容。因此,在非酶促合成催化剂的帮助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氧化辅因子NAD(P)+的原位再生(参见方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