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ferrate | 1538614-3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ferrate
英文别名
Dimin[FeCl4];1,3-dimethylimidazolium[FeCl4];(dimim)[FeCl4];1,3-dimethylimidazol-1-ium;iron(3+);tetrachloride
1,3-di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ferrate化学式
CAS
1538614-32-2
化学式
C5H9N2*Cl4Fe
mdl
——
分子量
294.799
InChiKey
LAPNUOSIVZJSDA-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1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di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ferr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正庚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2%的产率得到(dimim)2[Fe2Cl6(μ-O)]
    参考文献:
    名称:
    比较传统加热和微波加热在咪唑基卤代金属盐配合物介导的PET降解中的作用†
    摘要:
    两种基于咪唑鎓阳离子的卤化金属配合物(dimim)[FeCl 4 ](1)和(dimim)2 [Fe 2 Cl 6(μ-O)](2)是在常规加热或微波辅助条件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糖酵解中评估的。两种方法导致以高收率形成主要产物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BHET),也使新多晶型物的分离和结构表征成为可能。研究了卤化金属盐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另外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咪唑鎓阳离子和金属阴离子均参与了反应机理。两种方法的比较显示了微波方法在效率和节省时间方面的优势。实际上,使用磨碎的PET和微波加热可提供定量的BHET产量。在常规加热条件下,4 ](反应24小时后,为74%,而消费后PET为77%)。但是,微波辅助工艺在相当短的反应时间(2小时)内产生了可比的结果。有趣的是,复杂的2,含有偶极的[Fe 2氯6(μ-O)] 2-的部分,设置在比更高的产率1与非偶极[的FeCl 4 ]
    DOI:
    10.1039/c8nj06090h
  • 作为产物:
    描述:
    iron(III) chloride 、 氯化1,3-二甲基咪唑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1,3-di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fer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比较传统加热和微波加热在咪唑基卤代金属盐配合物介导的PET降解中的作用†
    摘要:
    两种基于咪唑鎓阳离子的卤化金属配合物(dimim)[FeCl 4 ](1)和(dimim)2 [Fe 2 Cl 6(μ-O)](2)是在常规加热或微波辅助条件下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糖酵解中评估的。两种方法导致以高收率形成主要产物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BHET),也使新多晶型物的分离和结构表征成为可能。研究了卤化金属盐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另外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咪唑鎓阳离子和金属阴离子均参与了反应机理。两种方法的比较显示了微波方法在效率和节省时间方面的优势。实际上,使用磨碎的PET和微波加热可提供定量的BHET产量。在常规加热条件下,4 ](反应24小时后,为74%,而消费后PET为77%)。但是,微波辅助工艺在相当短的反应时间(2小时)内产生了可比的结果。有趣的是,复杂的2,含有偶极的[Fe 2氯6(μ-O)] 2-的部分,设置在比更高的产率1与非偶极[的FeCl 4 ]
    DOI:
    10.1039/c8nj06090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Magnetic Ionic Liquid Based on Tetrachloroferrate Exhibits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Ordering: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Magnetic Interaction Mechanism
    作者:Abel García-Saiz、Pedro Migowski、Oriol Vallcorba、Javier Junquera、Jesús Angel Blanco、Jesús Antonio González、María Teresa Fernández-Díaz、Jordi Rius、Jairton Dupont、Jesús Rodríguez Fernández、Imanol de Pedro
    DOI:10.1002/chem.201303602
    日期:2014.1.3
    A new magnetic ionic liquid (MIL) with 3D antiferromagnetic ordering has been synthet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magnetic characterization was supplemented by analysis of DFT calculations and the magneto‐structural correlations. The result gives no evidence for direct iron‐iron interactions, corroborating that the 3D magnetic ordering in MILs takes place via super‐exchange
    合成并表征了具有3D反磁排序的新型磁性离子液体(MIL)。通过分析DFT计算和磁结构相关性,可以补充从磁特性获得的信息。该结果没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证据,证实了MIL中的3D磁性有序是通过包含两个反磁性原子中间体的超交换耦合发生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