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methylpolyoxyethylenyl)methylumbelliferone | 1243174-0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methylpolyoxyethylenyl)methylumbelliferone
英文别名
——
7-(methylpolyoxyethylenyl)methylumbelliferone化学式
CAS
1243174-01-7
化学式
C17H22O6
mdl
——
分子量
322.358
InChiKey
CJYZQTRZPDEVJ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6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67.1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ris(dipicolinato) 衍生物的铕配合物与甲基伞形酮偶联:双重致敏
    摘要:
    合成了与甲基伞形酮偶联的对聚(氧乙烯)吡啶二羧酸衍生物,并将其用作与铕离子配位的配体。在水溶液中通过质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并指出 1:3 Eu/L 复合物的形成。理化性质与已报道的双吡啶配合物接近,证实香豆素发色团的存在不会干扰配合物的形成。光物理测量导致观察到的寿命为 1.4 毫秒,本征量子产率 Phi(Eu)(Eu) 范围为 33% 至 50%(取决于所使用的溶剂)。选择性激发可以主要在吡啶二羧酸 (DPA) 主链(280 nm)上进行,也可以仅在近可见光范围 (320 nm) 的耦合香豆素发色团上进行。尽管天线和镧系元素离子之间存在空间距离,但在 320 nm 激发下观察到铕发射和香豆素发射。已经探索并合理化了不同的致敏途径。最后,该复合物已被用于探测溶剂的二元混合物的比例,确立了这类新型配体在许多研究领域(从光物理学到应用化学)的潜在兴趣。
    DOI:
    10.1002/ejic.201000126
  • 作为产物:
    描述:
    羟甲香豆素二乙二醇-2-溴乙基甲醚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8h, 以66%的产率得到7-(methylpolyoxyethylenyl)methylumbelliferone
    参考文献:
    名称:
    Tris(dipicolinato) 衍生物的铕配合物与甲基伞形酮偶联:双重致敏
    摘要:
    合成了与甲基伞形酮偶联的对聚(氧乙烯)吡啶二羧酸衍生物,并将其用作与铕离子配位的配体。在水溶液中通过质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并指出 1:3 Eu/L 复合物的形成。理化性质与已报道的双吡啶配合物接近,证实香豆素发色团的存在不会干扰配合物的形成。光物理测量导致观察到的寿命为 1.4 毫秒,本征量子产率 Phi(Eu)(Eu) 范围为 33% 至 50%(取决于所使用的溶剂)。选择性激发可以主要在吡啶二羧酸 (DPA) 主链(280 nm)上进行,也可以仅在近可见光范围 (320 nm) 的耦合香豆素发色团上进行。尽管天线和镧系元素离子之间存在空间距离,但在 320 nm 激发下观察到铕发射和香豆素发射。已经探索并合理化了不同的致敏途径。最后,该复合物已被用于探测溶剂的二元混合物的比例,确立了这类新型配体在许多研究领域(从光物理学到应用化学)的潜在兴趣。
    DOI:
    10.1002/ejic.2010001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