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4-(4-methylphenyl)quinazoline | 1644428-8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4-(4-methylphenyl)quinazoline
英文别名
6-chloro-4-(p-tolyl)quinazoline
6-chloro-4-(4-methylphenyl)quinazoline化学式
CAS
1644428-80-7
化学式
C15H11ClN2
mdl
——
分子量
254.719
InChiKey
WWDUIPPOMNWWR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6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5.7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戊醇6-chloro-4-(4-methylphenyl)quinazoline 在 di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 硫酸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50 %的产率得到2-(5-hydroxypentan-2-yl)-6-chloro-4-(p-tolyl)quin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银催化未活化 C(sp3)−H 醇与喹唑啉的远程脱氢偶联在水介质中合成 δ-羟烷基取代的喹唑啉
    摘要:
    开发了一种高效的银催化δ-区域选择性未活化游离醇C(sp 3 )−H与喹唑啉脱氢偶联的方法,用于在水介质中合成δ-羟烷基取代的喹唑啉。该协议提供了一个平台来访问喹唑啉和喹唑啉酮的不同功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筛选需求。
    DOI:
    10.1002/ejoc.202300993
  • 作为产物:
    描述:
    1-[azido(4-methylphenyl)methyl]-5-chloro-2-isocyanobenze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0.17h, 以85%的产率得到6-chloro-4-(4-methylphenyl)quin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NaH处理2-(1-氮杂烷基)苯基异氰酸酯生成的1-(2-异氰基苯基)亚烷基亚胺环化合成喹唑啉的新方法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新的合成喹唑啉的有效方法。因此,将N- [2-(1-(叠氮基烷基)苯基]甲酰胺1与POCl 3脱水,得到相应的2-(1-叠氮基烷基)苯基异氰酸酯2,然后将其在DMF中于0H下用NaH处理,得到喹唑啉。6通过环化1-(2-异氰基苯基)亚烷基亚胺中间体4得到满意的收率。该方法可用于喹唑啉的7-氮杂类似物的合成,即吡啶并[3,4- d ]嘧啶9。
    DOI:
    10.1002/hlca.2013004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II)-Catalyzed Three-Component Tandem Cyclization Reaction for the One-Pot Assembly of 4-Arylquinazolines
    作者:Guolin Zhang、Yongping Yu、Zijuan Wang、Wenteng Chen、Chang He
    DOI:10.1055/s-0040-1707329
    日期:2021.4
    Abstract A one-pot method for joining three separate components leading to an assortment of 4-arylquinazolines (27 exampl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consists of a palladium(II)-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 involving C(sp)–C(sp2) coupling followed by intramolecular C–N bond formation. The reaction was readily scaled up to gram quantity and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过一锅法将三个独立的组分连接在一起,从而以良好至极好的收率得到各种4-芳基喹唑啉(27个实例)的方法。该方法由(II)催化的级联反应,涉及C(SP)–C(SP 2)偶联,然后形成分子内C–N键。该反应易于按比例放大至克量,并成功地用于合成易位蛋白(TSPO)配体。 出版历史 收到:2020年8月24日 修订后接受:2020年9月16日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9日(在线) ©2020年。Thieme。版权所有 Georg Thieme Verlag KGRüdigerstraße14,70469斯图加特,德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