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甲酰基-3-(4-甲氧基苯基)吡咯-5-羧酸乙酯 | 1036356-17-8

中文名称
2-甲酰基-3-(4-甲氧基苯基)吡咯-5-羧酸乙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formyl-3-(4-methoxyphenyl)pyrrole-5-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2-甲酰基-3-(4-甲氧基苯基)吡咯-5-羧酸乙酯化学式
CAS
1036356-17-8
化学式
C15H15NO4
mdl
——
分子量
273.288
InChiKey
NWGCRMFCHYKFQ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8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68.3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甲酰基-3-(4-甲氧基苯基)吡咯-5-羧酸乙酯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2.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吡唑-1-甲酰胺衍生物作为新型 Gi 偏向 μ-阿片受体激动剂
    摘要:
    引入了不募集 β-抑制蛋白的 μ-阿片受体 (MOR) Gi 偏向激动剂作为一种新的镇痛策略,以克服阿片受体靶向药物的常规不良副作用,例如耐受性、成瘾性、呼吸抑制和便秘. 为了开发新型 Gi 偏向 MOR 激动剂,根据 PZM21 ( 2a ) 及其衍生物的当前 SAR 数据,进行了氨基吡唑核心骨架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 (SAR) 分析。对新衍生物对 Gi 通路的环磷酸腺苷 (cAMP) 水平和 MOR/κ-阿片受体/δ 阿片受体中的 β-抑制蛋白募集的激动作用进行了生物学评估。一种优化的选择性 Gi 偏向激动剂,化合物17a, 被发现具有有效的 cAMP 抑制活性,50% 功效浓度值为 87.1 nM,并且在 MOR β-arrestin 通路和其他亚型中没有活性。化合物17a的体内镇痛功效通过脊神经结扎和顺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啮齿动物神经性疼痛模型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得到证实。
    DOI:
    10.1002/ddr.21980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4-(4-methoxyphenyl)-1H-pyrrole-2-carboxylat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98.9%的产率得到2-甲酰基-3-(4-甲氧基苯基)吡咯-5-羧酸乙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吡唑-1-甲酰胺衍生物作为新型 Gi 偏向 μ-阿片受体激动剂
    摘要:
    引入了不募集 β-抑制蛋白的 μ-阿片受体 (MOR) Gi 偏向激动剂作为一种新的镇痛策略,以克服阿片受体靶向药物的常规不良副作用,例如耐受性、成瘾性、呼吸抑制和便秘. 为了开发新型 Gi 偏向 MOR 激动剂,根据 PZM21 ( 2a ) 及其衍生物的当前 SAR 数据,进行了氨基吡唑核心骨架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 (SAR) 分析。对新衍生物对 Gi 通路的环磷酸腺苷 (cAMP) 水平和 MOR/κ-阿片受体/δ 阿片受体中的 β-抑制蛋白募集的激动作用进行了生物学评估。一种优化的选择性 Gi 偏向激动剂,化合物17a, 被发现具有有效的 cAMP 抑制活性,50% 功效浓度值为 87.1 nM,并且在 MOR β-arrestin 通路和其他亚型中没有活性。化合物17a的体内镇痛功效通过脊神经结扎和顺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啮齿动物神经性疼痛模型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得到证实。
    DOI:
    10.1002/ddr.219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rmyl group activation of a bromopyrrole ester in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application to a formal synthesis of Polycitone A and B and Polycitrin A
    作者:John T. Gupton、Nakul Telang、Michael Wormald、Kristin Lescalleet、Jon Patteson、Will Curry、Andrew Harrison、Megan Hoerrner、John Sobieski、Michael Kimmel、Emily Kluball、Thomas Perry
    DOI:10.1016/j.tet.2014.02.091
    日期:2014.4
    which allows for the regiospecific synthesis of 2,3,5-trisubstituted pyrroles and 2,3,4,5-tetrasubstituted pyrroles. Optimization studies are present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yrrole building block along with the evaluation of various cross-coupling conditions and cross-coupling agents. A short, formal synthesis of the natural products Polycitone A, Polycitone B, and Polycitrin A from the pyrrole
    描述了一种新的吡咯构件,它允许 2,3,5-三取代的吡咯和 2,3,4,5-四取代的吡咯的区域特异性合成。介绍了制备吡咯结构单元的优化研究以及对各种交叉偶联条件和交叉偶联剂的评估。还描述了从吡咯构建块合成天然产物 Polycitone A、Polycitone B 和 Polycitrin A 的简短正式合成。
  • The application of vinylogous iminium salt derivatives and microwave accelerated Vilsmeier–Haack reactions to efficient relay syntheses of the polycitone and storniamide natural products
    作者:John T. Gupton、Edith J. Banner、Melissa D. Sartin、Matthew B. Coppock、Jonathan E. Hempel、Anastasia Kharlamova、Daniel C. Fisher、Ben C. Giglio、Kristin L. Smith、Matt J. Keough、Timothy M. Smith、Rene P.F. Kanters、Raymond N. Dominey、James A. Sikorski
    DOI:10.1016/j.tet.2008.03.038
    日期:2008.5
    vinylogous iminium salts and microwave accelerated Vilsmeier-Haack formylations are described. The successful strategy relies on the formation of a 2,4-disubstituted pyrrole or a 2,3,4-trisubstituted pyrrole from a vinamidinium salt or vinamidinium salt derivative followed by formylation at the 5-position of the pyrrole.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electively formylated pyrroles lead to efficient
    描述了通过乙烯基亚胺盐和微波加速 Vilsmeier-Haack 甲酰化合成聚氯乙烯和 storniamide 天然产物的研究。成功的策略依赖于从 vinamidinium 盐或 vinamidinium 盐衍生物形成 2,4-二取代的吡咯或 2,3,4-三取代的吡咯,然后在吡咯的 5-位进行甲酰化。选择性甲酰化吡咯的后续转化导致含有天然产物的相应吡咯的有效和区域控制的中继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