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呋喃在啮齿动物中是一种肝毒物和致癌物。尽管人类很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呋喃,但呋喃暴露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在啮齿动物中,呋喃需要经过代谢才能发挥其毒性作用。细胞色素P450 2E1催化的氧化作用的初始产物是一种活性α,β-不饱和二醛,即顺-2-丁烯-1,4-二醛(BDA)。BDA具有毒性和诱变性,因此被认为是导致呋喃毒性效应的原因。大鼠尿液中的呋喃代谢物来源于BDA与细胞亲核体的反应,这些代谢物的前体在呋喃暴露的肝细胞中被检测到。许多这些前体是2-(S-谷胱甘肽基)丁二醛-胺交联物,其中的胺是氨基酸和多胺。由于这些代谢物来源于BDA与细胞亲核体的反应,它们的水平可以作为这种活性代谢物内部剂量的衡量标准。为了比较人肝细胞与啮齿动物肝细胞将呋喃转化为相同代谢物的能力,将呋喃与冷冻保存的人和啮齿动物肝细胞一起孵育。开发了一种半定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检测先前鉴定的一些呋喃代谢物。对这些代谢物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表明,呋喃在所有三种物种中以类似方式被代谢。这些结果表明,人类可能对呋喃的毒性作用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