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methyl 3-methoxycyclobutanecarboxylate | 58105-2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methyl 3-methoxycyclobutane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trans-methyl-3-methoxy cyclobutylcarboxylate;3-Methoxy-1-cyclobutancarbonsaeuremethylester;Methyl-trans-3-methoxycyclobutan-1-carboxylat
trans-methyl 3-methoxycyclobutane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58105-23-0
化学式
C7H12O3
mdl
——
分子量
144.17
InChiKey
SQPLYJVVTLZLHA-IZLXSQM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64.4±33.0 °C(Predicted)
  • 密度:
    1.0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8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35.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丁烷亲核加成中的原子运动和质子化立体化学1
    摘要:
    通过吸电子基团(SO2Ph、CO2Me、COPh 和 CN)在桥头碳上活化的双环丁烷在 MeOH 中进行了几个亲核反应。在所有情况下,优先获得稳定性较差的 1,3-二取代环丁烷异构体(与平衡比相比)。两个电荷定位基团 CN 和 SO2Ph 的结果与有关此类碳负离子的质子化立体化学的现有知识相反。从头计算 (6-31G*) 表明,当亲核试剂接近双环丁烷时,桥头激活基团向内移向轴向位置。使用电荷定位基团(CN 和 S(H)SO2),碳负离子保持金字塔形,而使用 C(H)O 作为激活基团时,碳负离子几乎是平面的。因此,建议在碳负离子经历快速质子化的条件下,它被困在其初始金字塔几何形状中。然而,在碳负离子的寿命足够长以允许可观的平衡的情况下……
    DOI:
    10.1021/ja960370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ridgehead substituents effect on the reactivity of bicyclobutane in its reactions with nucleophiles. A comparison with olefinic systems
    作者:Carmela Azran、Shmaryahu Hoz
    DOI:10.1016/0040-4020(95)00706-e
    日期:1995.10
    The reactivity of bridgehead substituted bicyclobutanes towards nucleophilic attack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analogous vinylic compounds. Ab initio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substituents exert nearly the same energetic effects on the ground state of the two systems. The observed difference in the reactivity of the two systems stems, therefore, from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corresponding transition
    将桥头取代的双环丁烷对亲核攻击的反应性与类似乙烯基化合物的反应性进行了比较。从头算计算表明,取代基对两个系统的基态几乎具有相同的能量效应。因此,观察到的两个系统反应性的差异源于相应过渡态的不同性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