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易受破坏的配体CH键的分子内活化过程经常限制具有末端金属亚硝基单元的后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可及性。在这项研究中,吡啶的2,6-酮亚胺N-芳基取代基(2,6-C 6 H 3 R 2,R = Cl)被氯取代,二亚胺配体被探测以增加正方形平面铱氮化物化合物的稳定性。通过热分析方法(DTG / MS和DSC)研究了叠氮化铱前体和亚硝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并与带有2,6-二烷基取代的N-芳基的相关配合物的结果进行了比较(R = Me ,iPr)。DFT计算对研究进行了补充,DFT计算使我们能够揭示热分解途径的细节,并为进一步的转化步骤和浮选过程提供了机械方面的见解。DTG / MS和DSC测量揭示了叠氮基化合物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热解途径。对于具有R = Cl和iPr取代基的配合物,观察到两个完全分开的放热过程。N 2的第一次中度放热损失其次是第二次强烈放热的转化。这与具有2,6-二甲基取代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