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4]triazolo[1,5-c]pyrimidin-5(1H)-one | 434936-9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4]triazolo[1,5-c]pyrimidin-5(1H)-one
英文别名
3H-[1,2,4]triazolo[1,5-c]pyrimidin-5-one
[1,2,4]triazolo[1,5-c]pyrimidin-5(1H)-one化学式
CAS
434936-92-2
化学式
C5H4N4O
mdl
——
分子量
136.113
InChiKey
XBOBYVUKMSUCT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8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3.0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4]triazolo[1,5-c]pyrimidin-5(1H)-oneammonium hydroxideN,O-双三甲硅基乙酰胺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吡啶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9.5h, 生成 6-{2'-deoxy-5'-O-[(4,4'-dimethoxytriphenyl)methyl]-β-D-ribofuranosyl}[1,2,4]triazolo[1,5-c]pyrimidin-5(6H)-one 3'-(2-cyanoethyl diisopropylphosphoramidite)
    参考文献:
    名称:
    评价新的第三链碱基以识别平行 DNA 三螺旋结合基序中的 C⋅G 碱基对
    摘要:
    我们描述了新型核苷结构单元 9、10 和 16 的合成和整合到寡核苷酸中,这些结构单元带有嘌呤样双 H 键受体碱基。这些碱基修饰的核苷被认为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同型嘌呤-同型嘧啶 DNA 双链体中的胞嘧啶-鸟嘌呤 (C⋅G) 倒位位点,当 DNA 第三链的组成部分设计为在平行结合基序中结合时。虽然构建单元 16 被证明与标准寡核苷酸合成条件不相容,但对含有 β-D-核苷 6(来自 9)的第三链 15-mers 的 UV/三链熔解实验表明,对四个天然 Watson-Crick 碱基的识别对遵循 G⋅C≈C⋅G>A⋅T>T⋅A 的顺序。识别是序列上下文敏感的,和 G⋅C 或 C⋅G 识别不涉及 β-D-核苷 6 的质子化物种。获得的数据适合(但不证明)通过一个常规和一个 C−H⋅⋅ 识别 C⋅G 的结构模型⋅O 氢键。意外的 G⋅C 识别最好用第三链碱基插层来解释。还描述了这些新碱基与 4-脱氧胸腺嘧啶
    DOI:
    10.1002/1522-2675(200202)85:2<502::aid-hlca502>3.0.co;2-l
  • 作为产物:
    描述:
    原甲酸三乙酯 、 3-aminocytosine hydrochloride 在 盐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100%的产率得到[1,2,4]triazolo[1,5-c]pyrimidin-5(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评价新的第三链碱基以识别平行 DNA 三螺旋结合基序中的 C⋅G 碱基对
    摘要:
    我们描述了新型核苷结构单元 9、10 和 16 的合成和整合到寡核苷酸中,这些结构单元带有嘌呤样双 H 键受体碱基。这些碱基修饰的核苷被认为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同型嘌呤-同型嘧啶 DNA 双链体中的胞嘧啶-鸟嘌呤 (C⋅G) 倒位位点,当 DNA 第三链的组成部分设计为在平行结合基序中结合时。虽然构建单元 16 被证明与标准寡核苷酸合成条件不相容,但对含有 β-D-核苷 6(来自 9)的第三链 15-mers 的 UV/三链熔解实验表明,对四个天然 Watson-Crick 碱基的识别对遵循 G⋅C≈C⋅G>A⋅T>T⋅A 的顺序。识别是序列上下文敏感的,和 G⋅C 或 C⋅G 识别不涉及 β-D-核苷 6 的质子化物种。获得的数据适合(但不证明)通过一个常规和一个 C−H⋅⋅ 识别 C⋅G 的结构模型⋅O 氢键。意外的 G⋅C 识别最好用第三链碱基插层来解释。还描述了这些新碱基与 4-脱氧胸腺嘧啶
    DOI:
    10.1002/1522-2675(200202)85:2<502::aid-hlca502>3.0.co;2-l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valuation of Novel Third-Strand Base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a C⋅G Base Pair in the Parallel DNA Triple-Helical Binding Motif
    作者:Isabelle Prévot、Christian J. Leumann
    DOI:10.1002/1522-2675(200202)85:2<502::aid-hlca502>3.0.co;2-l
    日期:2002.2
    incorporation into oligonucleotides of the novel nucleoside building blocks 9, 10, and 16, carrying purine-like double H-bond-acceptor bases. These base-modified nucleosides were conceived to recognize selectively a cytosine⋅guanine (C⋅G) inversion site within a homopurine⋅homopyrimidine DNA duplex, when constituent of a DNA third strand designed to bind in the parallel binding motif. While building block
    我们描述了新型核苷结构单元 9、10 和 16 的合成和整合到寡核苷酸中,这些结构单元带有嘌呤样双 H 键受体碱基。这些碱基修饰的核苷被认为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同型嘌呤-同型嘧啶 DNA 双链体中的胞嘧啶-鸟嘌呤 (C⋅G) 倒位位点,当 DNA 第三链的组成部分设计为在平行结合基序中结合时。虽然构建单元 16 被证明与标准寡核苷酸合成条件不相容,但对含有 β-D-核苷 6(来自 9)的第三链 15-mers 的 UV/三链熔解实验表明,对四个天然 Watson-Crick 碱基的识别对遵循 G⋅C≈C⋅G>A⋅T>T⋅A 的顺序。识别是序列上下文敏感的,和 G⋅C 或 C⋅G 识别不涉及 β-D-核苷 6 的质子化物种。获得的数据适合(但不证明)通过一个常规和一个 C−H⋅⋅ 识别 C⋅G 的结构模型⋅O 氢键。意外的 G⋅C 识别最好用第三链碱基插层来解释。还描述了这些新碱基与 4-脱氧胸腺嘧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扎次黄嘌呤 钠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醇 替格瑞洛 曲匹地尔 异亚丙基替卡格雷 布美地尔 唑嘧菌胺 唑嘧磺草胺 去羟基乙氧基替格雷洛 化合物 T15173 v-三唑并[4,5-d]嘧啶,(3H),3-环戊基-7-偏基硫代- [[[3-(4,7-二氢-7-氧代-1H-1,2,3-三唑并[4,5-d]嘧啶-5-基)-4-丙氧基苯基]氨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1,2,4]噻唑并[1,5-c]嘧啶-5(6h)-酮 [1,2,4]三氮唑并[1,5-A]嘧啶-2-胺 [1,2,4]三唑并[3,4-f]嘧啶 [1,2,4]三唑并[1,5-A]嘧啶-2-羧酸甲酯 [1,2,4]三唑并[1,5-A]嘧啶-2-羧酸 [1,2,4]三唑[1,5,A]嘧啶-7-氨基 [(1R,3S)-3-(5-氨基-7-氯-3H-[1,2,3]三唑并[4,5-d]嘧啶-3-基)环戊基]甲醇 [(1R,3S)-3-(5,7-二氨基-3H-[1,2,3]三唑并[4,5-d]嘧啶-3-基)环戊基]甲醇 N-甲基-1H-1,2,3-三唑并[4,5-d]嘧啶-7-胺 N-(4'-氟丁酰苯)-4-(4-氯苯基)吡啶正离子 N-(2,6-二氯苯基)-5,7-二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磺酰胺 N-(2,6-二氯-3-甲苯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1,5-a]嘧啶-2-磺酰胺 N-(2,6-二氯-3-甲基苯基)-5,7-二氯-1,2,4-三唑并[1,5-a]吡啶-2-磺酰胺 N-(1,5,6,7-四氢-3,6-二甲基-5,7-二氧代-1,2,4-三唑并[4,3-c]嘧啶-8-基)-乙酰胺 EED抑制剂(EEDINHIBITOR-1) 9H-7,8-二氢-(1,2,3)三唑并(4',5'-4,5)嘧啶并(6,1-b)(1,3)噻嗪-5(3H)-酮 9-乙基-2,4,7,8,9-五氮杂双环[4.3.0]壬-1,3,5,7-四烯-3,5-二胺 8-甲氧基-3-甲基-[1,2,4]三唑并[4,3-C]嘧啶 8-甲基-1,3,7,9-四氮杂双环[4.3.0]壬-2,4,6,8-四烯 8-溴-[1,2,4]三唑并[4,3-c]嘧啶 8-溴-5-(甲硫基)[1,2,4]三唑并[4,3-c]嘧啶 8-氮鸟嘌呤 8-氮杂黄嘌呤 8-氮杂腺嘌呤 8-氮杂-2,6-二氨基嘌呤硫酸盐 8-乙氧基-5-甲氧基[1,2,4]三唑并[1,5-c]嘧啶-2-胺 8-乙基-4-甲基-1,3,7,9-四氮杂双环[4.3.0]壬-2,4,6,8-四烯 7H-[1,2,3]三唑并[4,5-d]嘧啶 7-(2-呋喃基)[1,2,4]三唑并[1,5-a]嘧啶-2-基胺 7-羟基-5-甲基-2(甲硫基)-1,2,4-三唑并[1,5-a]嘧啶-6-羧酸乙酯 7-羟基-5-甲基-1,3,4-三氮吲哚利嗪 7-甲基[1,2,4]三唑并[4,3-A]嘧啶-3-羧酸 7-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醇 7-甲基-[1,2,4]噻唑并[4,3-c]嘧啶 7-甲基-8-丙基-[1,2,4]噻唑并[1,5-c]嘧啶 7-环丙基[1,2,4]三唑[1,5-a]嘧啶-2-胺 7-氯-[1,2,4]噻唑并[1,5-c]嘧啶 7-氯-[1,2,4]噻唑并[1,5-a]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