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ct-1-yn-3-yl methanesulfonate | 177608-61-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ct-1-yn-3-yl methanesulfonate
英文别名
[(3S)-oct-1-yn-3-yl] methanesulfonate
(S)-oct-1-yn-3-yl methanesulfonate化学式
CAS
177608-61-6
化学式
C9H16O3S
mdl
——
分子量
204.29
InChiKey
OUJWVDDGAWSOGY-SECBINF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5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烯丙酸和酯的合成路线及其立体特异性转化为丁烯内酯。
    摘要:
    已详细研究了烯丙酸和酯的合成及其向丁烯内酯的转化。外消旋的丁烯内酯10可通过用BCl(3)处理并将酯酸9暴露于催化的AgNO(3)在丙酮中的酯8高效地制备。通过锂化和随后用CO(2)羧化将对映体富集的烯丙基锡烷(S)-17转化为酸18,得到外消旋产物。通过用Pd(Ph(3)P)(4),CO和适当的醇在THF中处理,富含对映体的炔丙基甲磺酸酯16和22提供了烯丙基酯19和23,其构型转化。这些反应进行了约。外消旋化的10%或更少。烯丙酸酯23通过与IBr反应产生碘代丁烯内酯24。用Pd(PPh(3))(4)和Bu(3)SnH实现对丁烯内酯25的氢解反应。备选地,可以从甲磺酸盐22与Pd(PPh(3))(4)和CO在THF水溶液中直接制备烯丙酸27。如前所述,通过催化AgNO(3)实现了对丁烯内酯25的环化。
    DOI:
    10.1021/jo961874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烯丙酸和酯的合成路线及其立体特异性转化为丁烯内酯。
    摘要:
    已详细研究了烯丙酸和酯的合成及其向丁烯内酯的转化。外消旋的丁烯内酯10可通过用BCl(3)处理并将酯酸9暴露于催化的AgNO(3)在丙酮中的酯8高效地制备。通过锂化和随后用CO(2)羧化将对映体富集的烯丙基锡烷(S)-17转化为酸18,得到外消旋产物。通过用Pd(Ph(3)P)(4),CO和适当的醇在THF中处理,富含对映体的炔丙基甲磺酸酯16和22提供了烯丙基酯19和23,其构型转化。这些反应进行了约。外消旋化的10%或更少。烯丙酸酯23通过与IBr反应产生碘代丁烯内酯24。用Pd(PPh(3))(4)和Bu(3)SnH实现对丁烯内酯25的氢解反应。备选地,可以从甲磺酸盐22与Pd(PPh(3))(4)和CO在THF水溶液中直接制备烯丙酸27。如前所述,通过催化AgNO(3)实现了对丁烯内酯25的环化。
    DOI:
    10.1021/jo96187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retentive Suzuki−Miyaura Coupling of Haloallenes Enables Fully Stereocontrolled Access to (−)-Peridinin
    作者:Eric M. Woerly、Alan H. Cherney、Erin K. Davis、Martin D. Burke
    DOI:10.1021/ja102721p
    日期:2010.5.26
    motif. This new reaction was harnessed to achieve the first completely 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peridinin. This synthesis was accomplished using only one reaction iteratively to assemble four fully functionalized building blocks with complete stereoretention at each initial halide or boron-bearing carbon. This synthesis elevates the capacity of the iterative cross-coupling strategy to an
    在合成复杂且敏感的含有立体异构丙二烯的 (-)-peridinin 核心这一重大挑战的刺激下,卤代丙二烯硼酸的首次立体控制偶联已经实现。这种新方法及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原理有助于更高效、更灵活地制备具有立体异构丙二烯基序的各种天然产物、药物和中间体。利用这种新反应实现了第一个完全立体控制的 (-)-peridinin 全合成。该合成仅使用一个反应迭代完成,以组装四个完全功能化的构建块,在每个初始卤化物或含碳上具有完全立体保留。这种综合将迭代交叉耦合策略的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基准。此外,这种合成的高效和高度模块化的性质有望系统地剖析迄今为止这种神秘的结构/功能关系,这些关系是这种非凡的小分子天然产物的蛋白质样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的基础。
  • <i>g</i><i>em</i>-Silylborylation of an <i>sp</i> Carbon:  Novel Synthesis of 1-Boryl-1-silylallenes
    作者:Masaki Shimizu、Takuya Kurahashi、Hirotaka Kitagawa、Tamejiro Hiyama
    DOI:10.1021/ol027367o
    日期:2003.1.1
    carbon and is accelerated by the addition of chlorotrimethylsilane in the case that methanesulfonyloxy is employed as a leaving group. Furthermore, axially enantioenriched products could be prepared from mesylates of optically active propargylic alcohols.
    [反应:见正文]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1-基-1-甲硅烷基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涉及将3-或3-烷氧基炔基-1-基与(二甲基苯基甲硅烷基)(频哪醇基)硼烷进行甲硅烷基化。该反应通过甲硅烷基从中间硼酸盐络合物的带负电的原子上的1,2-迁移进行到末端炔碳,并且在使用甲磺酰氧基作为离去基团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代三甲基硅烷来加速反应。此外,可以从旋光的炔丙醇甲磺酸酯制备轴向对映体富集的产物。
  • Amination, Aminocarbonylation, and Alkoxycarbonylation of Allenic/Propargylic Pd Intermediates Derived from Nonracemic Propargylic Mesylates:  Synthesis of Nonracemic Propargyl Amines, Allenic Amides, and Butenolides
    作者:James A. Marshall、Mark A. Wolf
    DOI:10.1021/jo960442m
    日期:1996.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