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butane | 774610-8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butane
英文别名
1-[4-[4-(4-Azidophenyl)butyl]phenyl]pentazole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butane化学式
CAS
774610-82-1
化学式
C16H16N8
mdl
——
分子量
320.357
InChiKey
XWNHREJQJQRJF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70.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1,4-Bis(p-pentazolylphenyl)butan,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 butan und 1,4-Bis(p-azidophenyl)butan / 1,4-Bis(p-pentazolylphenyl)butane,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butane and 1,4-Bis(p-azidophenyl)butane
    摘要:
    在 -50 °C 下,1,4-二苯基丁烷-4',4"-双(重氮)离子与叠氮化钠在甲醇中发生反应,得到了 1,4-双(对-五唑基苯基)丁烷 (1)、1-对-叠氮基苯基-4-对-五唑基苯基-丁烷 (2) 和 1,4-双(对-叠氮基苯基)丁烷 (3)。在 1H 和 13C NMR 光谱中,可以明确区分出这三种化合物。在-50 °C的温度下,得到的混合物成分为 1:2:3,即 10:30:60。首先从二氯甲烷/甲醇中重结晶,然后从二氯甲烷/石油醚中重结晶,得到的戊唑成分比例为 21:62:17。根据 1H NMR 强度的变化,确定了 0 °C 时 1→2 和 2→3 的分解速率常数。在室温下,所有物质都转化为 3。在-70 °C时,得到了具有空间群 P21/c 的 3-LT 晶型(a = 950.8,b = 1192.6,c = 701.3 pm,β = 92.55°,Z = 2;R = 0.075)。在室温下结晶的改性体(3-HT)具有 I2/a 空间群(a = 1514.5,b = 498.1,c = 2027.9 pm,β = 92.73°,Z = 4;R = 0.040)。虽然两种改性物质都由几乎相同的分子组成,但它们的堆积方式却截然不同。当低温改性物加热到室温时,其晶体会像跳蚤一样跳动,并破碎成细小的粉末。
    DOI:
    10.1515/znb-2004-0614
  • 作为产物:
    描述:
    1,4-bis(p-pentazolylphenyl)butane 以 氘代氯仿 为溶剂, 生成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bu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1,4-Bis(p-pentazolylphenyl)butan,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 butan und 1,4-Bis(p-azidophenyl)butan / 1,4-Bis(p-pentazolylphenyl)butane, 1-p-Azidophenyl-4-p-pentazolylphenyl-butane and 1,4-Bis(p-azidophenyl)butane
    摘要:
    在 -50 °C 下,1,4-二苯基丁烷-4',4"-双(重氮)离子与叠氮化钠在甲醇中发生反应,得到了 1,4-双(对-五唑基苯基)丁烷 (1)、1-对-叠氮基苯基-4-对-五唑基苯基-丁烷 (2) 和 1,4-双(对-叠氮基苯基)丁烷 (3)。在 1H 和 13C NMR 光谱中,可以明确区分出这三种化合物。在-50 °C的温度下,得到的混合物成分为 1:2:3,即 10:30:60。首先从二氯甲烷/甲醇中重结晶,然后从二氯甲烷/石油醚中重结晶,得到的戊唑成分比例为 21:62:17。根据 1H NMR 强度的变化,确定了 0 °C 时 1→2 和 2→3 的分解速率常数。在室温下,所有物质都转化为 3。在-70 °C时,得到了具有空间群 P21/c 的 3-LT 晶型(a = 950.8,b = 1192.6,c = 701.3 pm,β = 92.55°,Z = 2;R = 0.075)。在室温下结晶的改性体(3-HT)具有 I2/a 空间群(a = 1514.5,b = 498.1,c = 2027.9 pm,β = 92.73°,Z = 4;R = 0.040)。虽然两种改性物质都由几乎相同的分子组成,但它们的堆积方式却截然不同。当低温改性物加热到室温时,其晶体会像跳蚤一样跳动,并破碎成细小的粉末。
    DOI:
    10.1515/znb-2004-06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