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dichlormethylen)oxepane | 78176-1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dichlormethylen)oxepane
英文别名
2-dichloromethyleneoxepane;2-(dichloromethylidene)oxepane
2-(dichlormethylen)oxepane化学式
CAS
78176-11-1
化学式
C7H10Cl2O
mdl
——
分子量
181.062
InChiKey
JSSRGEXTEGBLK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2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9.2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基锂2-(dichlormethylen)oxepane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8%的产率得到oct-6-y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Tulearin C的全合成
    摘要:
    在较小的兄弟的帮助下:尽管炔烃复分解将永远是烯烃复分解的小兄弟,但它可以解决当前更著名的同胞无法解决的问题。牛油蛋白大环内酯类是该概念的例证,其只能通过 使用最新一代炔烃复分解催化剂进行闭环炔烃复分解(RCAM)/反式还原来选择性地伪造。
    DOI:
    10.1002/anie.201106117
  • 作为产物:
    描述:
    6-己内酯四氯化碳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92%的产率得到2-(dichlormethylen)oxe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制备非末端炔烃的新方法:在Tulearin A和C的总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已知内酯会以Wittig型方式与CCl 4和PPh 3原位生成的试剂反应,生成宝石二氯烯烃衍生物。现已证明此类化合物在用有机锂试剂RLi处理后会发生还原烷基化反应,从而提供在其末端带有R取代基的乙炔衍生物(R = Me,n-,仲-,叔烷基,甲硅烷基);该反应可以用Cu(acac)2或Fe(acac)3催化/ 1,2-二氨基苯 从容易获得的内酯前体以这种方式制备的两种炔醇衍生物,是细胞毒性海洋大环内酯类鹅膏蛋白A(1)和C(2)的总合成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易碎目标的组装取决于闭环炔烃复分解(RCAM),然后通过反式氢化硅烷化/原去甲硅烷基化对所得的环炔烃进行正式的反式还原。
    DOI:
    10.1002/chem.2014048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chloromethylenation of esters and lactones by triphenylphosphine-carbon tetrachloride reagent
    作者:Minoru Suda、Asako Fukushima
    DOI:10.1016/0040-4039(81)80144-x
    日期:1981.1
  • SUDA MINORU; FUKUSHIMA ASAKO, TETRAHEDRON LETT., 1981, 22, NO 8, 759-762
    作者:SUDA MINORU、 FUKUSHIMA ASAKO
    DOI:——
    日期:——
  • SUDA, MINORU
    作者:SUDA, MINORU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双(2,2,2-三氯乙基))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氨氯地平-d4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S)-六氢-3H-1,2,3-苯并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卡洛芬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R)-3-甲基哌啶盐酸盐; (R)-2-苄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E)-2-氰基-3-[5-(2,5-二氯苯基)呋喃-2-基]-N-喹啉-8-基丙-2-烯酰胺 (8α,9S)-(+)-9-氨基-七氢呋喃-6''-醇,值90% (6R,7R)-7-苯基乙酰胺基-3-[(Z)-2-(4-甲基噻唑-5-基)乙烯基]-3-头孢唑啉-4-羧酸二苯甲基酯 (6-羟基嘧啶-4-基)乙酸 (6,7-二甲氧基-4-(3,4,5-三甲氧基苯基)喹啉) (6,6-二甲基-3-(甲硫基)-1,6-二氢-1,2,4-三嗪-5(2H)-硫酮)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R,Z)-3-(羟基((1R,2S,6S,8aS)-1,3,6-三甲基-2-((E)-prop-1-en-1-yl)-1,2,4a,5,6,7,8,8a-八氢萘-1-基)亚甲基)-5-(羟甲基)-1-甲基吡咯烷-2,4-二酮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氯-2,1,3-苯并噻二唑-4-基)-氨基甲氨基硫代甲酸甲酯一氢碘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4-(4-氯苯基)硫代)-10-甲基-7H-benzimidazo(2,1-A)奔驰(德)isoquinolin-7一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甲基环戊-1-烯-1-基)(吗啉-4-基)甲酮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5-二甲氧基-1,2,3,6-四氢哒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