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3,6,10,13-tetrathiacyclotetradecyl}oxy)phthalonitrile | 405062-2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3,6,10,13-tetrathiacyclotetradecyl}oxy)phthalonitrile
英文别名
4-(1,4,8,11-Tetrathiacyclotetradec-6-yloxy)-1,2-benzenedicarbonitrile;4-(1,4,8,11-tetrathiacyclotetradec-6-yloxy)benzene-1,2-dicarbonitrile
4-({3,6,10,13-tetrathiacyclotetradecyl}oxy)phthalonitrile化学式
CAS
405062-23-9
化学式
C18H22N2OS4
mdl
——
分子量
410.649
InChiKey
JJFIQPOLHZWPG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1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56.8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7.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3,6,10,13-tetrathiacyclotetradecyl}oxy)phthalonitril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 nickel dichloride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以23%的产率得到nickel(II) 4-((3,6,10,13-tetrathiacyclotetradecyl)oxy)phthalocy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氧桥被四个四硫杂大环取代的新型可溶性酞菁及其与银(I)和钯(II)离子的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无金属的合成 酞菁(3)金属酞菁类[ 4 - 7 ; M = Ni(II),Co(II),Cu(II)和Zn(II)]以及从4-({3,6,10,13-四硫代环十四烷基}氧基)邻苯二甲腈(2)在二甲基氨基乙醇或描述了相应的无水金属盐。新的可溶性化合物的特点是元素分析, 红外,1 H和13 C NMR, 小姐 和 紫外线可见 光谱。热稳定性已通过热重分析确定。4的四硫杂大环与银(I)或钯(II)的络合形成五核化合物。
    DOI:
    10.1039/b106042m
  • 作为产物:
    描述:
    4-硝基邻苯二甲腈6-羟基-1,4,8,11-四硫化环十四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4-({3,6,10,13-tetrathiacyclotetradecyl}oxy)phthal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氧桥被四个四硫杂大环取代的新型可溶性酞菁及其与银(I)和钯(II)离子的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无金属的合成 酞菁(3)金属酞菁类[ 4 - 7 ; M = Ni(II),Co(II),Cu(II)和Zn(II)]以及从4-({3,6,10,13-四硫代环十四烷基}氧基)邻苯二甲腈(2)在二甲基氨基乙醇或描述了相应的无水金属盐。新的可溶性化合物的特点是元素分析, 红外,1 H和13 C NMR, 小姐 和 紫外线可见 光谱。热稳定性已通过热重分析确定。4的四硫杂大环与银(I)或钯(II)的络合形成五核化合物。
    DOI:
    10.1039/b106042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soluble phthalocyanines substituted with four tetrathiamacrocycles through oxy bridges and their complexes with silver(I) and palladium(II) ions
    作者:Dabak、Guerek、Musluoglu、Ahsen
    DOI:10.1039/b106042m
    日期:2001.12.3
    The synthesis of a metal-free phthalocyanine (3) and metal phthalocyanines [4–7; M=Ni(II), Co(II), Cu(II) and Zn(II)] with four tetrathiamacrocycles obtained from 4-(3,6,10,13-tetrathiacyclotetradecyl}oxy)phthalonitrile (2) in the presence of dimethylaminoethanol or the corresponding anhydrous metal salts is described. The new soluble compound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无金属的合成 酞菁(3)金属酞菁类[ 4 - 7 ; M = Ni(II),Co(II),Cu(II)和Zn(II)]以及从4-(3,6,10,13-四硫代环十四烷基}氧基)邻苯二甲腈(2)在二甲基氨基乙醇或描述了相应的无水金属盐。新的可溶性化合物的特点是元素分析, 红外,1 H和13 C NMR, 小姐 和 紫外线可见 光谱。热稳定性已通过热重分析确定。4的四硫杂大环与银(I)或钯(II)的络合形成五核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