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4,5-Triaryl-1 H-
咪唑杂化物由取代的苯偶酰和
吲哚-3-醛合成,随后用芳基
叠氮化物处理通过点击
化学转化为
1,2,3-三唑。所有合成的杂化物均通过FTIR、1 H-NMR、13 C-NMR光谱和HRMS进行表征。这些支架在体外针对不同念珠菌的抗真菌评估进行了测试。针对使用的真菌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带有抗真菌剂的
咪唑-
吲哚杂化物比
咪唑-
吲哚-
1,2,3-三唑杂化物更有效地降低其 MIC 80值在 2–128 µg/mL 范围内。在所有合成的杂种中,2a由于不同的方法,如时间杀灭测定、对真菌膜的影响和抗
生物膜活性,发现 2b和2b对真菌菌株最有效。最活跃的杂种2a、2b和2c的对接模拟在白色念珠菌
甾醇14-α脱甲基酶的活性位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