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5-pentanediyl)bis[2-(4-pyridyl)benzimidazole] | 1393890-5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1,5-pentanediyl)bis[2-(4-pyridyl)benzimidazole]
英文别名
2-Pyridin-4-yl-1-[5-(2-pyridin-4-ylbenzimidazol-1-yl)pentyl]benzimidazole
1,1'-(1,5-pentanediyl)bis[2-(4-pyridyl)benzimidazole]化学式
CAS
1393890-50-0
化学式
C29H26N6
mdl
——
分子量
458.566
InChiKey
SGVFBEQZFZRYQ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1.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pper(II) nitrate trihydrate 、 hexaammonium heptamolybdate tetrahydrate 、 1,1'-(1,5-pentanediyl)bis[2-(4-pyridyl)benzimidazole] 在 HNO3 、 NaOH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58%的产率得到[Cu(1,1'-(1,5-pentadiyl)bis[2-(4-pyridyl)benzimidazole(+2H))(γ-Mo8O26)(H2O)2]*5H2O
    参考文献:
    名称:
    pH-dependent assembly of two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compounds based on octamolybdates: an unusual intercalated layer and a 3D 4-connected framework
    摘要:
    两种基于八钼酸盐的新型无机杂化化合物,即[Cu(H2L)2(δ-Mo8O26)]Â-(Mo6O19)Â-2H2O (1)和[Cu(H2L)(δ-Mo8O26)(H2O)2]Â-5H2O (2)、L = 1,1â²-(1,5-戊二基)双[2-(4-吡啶基)苯并咪唑]在不同 pH 值的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在 pH 值为 3.5 时通过水热法制备的化合物 1 显示出一种全新的插层。纳米级六钼酸盐阴离子作为客体被引入层中。当 pH 值调至 2 时,得到了结构不同的复合物 2。化合物 2 由无机层和作为桥梁的 H2L2+ 配体构建成独特的三维 4 连接框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还研究了 1 改性碳浆电极(CPE)在 1 M H2SO4 水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
    DOI:
    10.1039/c2dt12382g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二溴戊烷2-(4-吡啶)苯并咪唑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1,1'-(1,5-pentanediyl)bis[2-(4-pyridyl)benz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pH-dependent assembly of two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compounds based on octamolybdates: an unusual intercalated layer and a 3D 4-connected framework
    摘要:
    两种基于八钼酸盐的新型无机杂化化合物,即[Cu(H2L)2(δ-Mo8O26)]Â-(Mo6O19)Â-2H2O (1)和[Cu(H2L)(δ-Mo8O26)(H2O)2]Â-5H2O (2)、L = 1,1â²-(1,5-戊二基)双[2-(4-吡啶基)苯并咪唑]在不同 pH 值的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在 pH 值为 3.5 时通过水热法制备的化合物 1 显示出一种全新的插层。纳米级六钼酸盐阴离子作为客体被引入层中。当 pH 值调至 2 时,得到了结构不同的复合物 2。化合物 2 由无机层和作为桥梁的 H2L2+ 配体构建成独特的三维 4 连接框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还研究了 1 改性碳浆电极(CPE)在 1 M H2SO4 水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
    DOI:
    10.1039/c2dt12382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