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 chloride | 27530-8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b-D-Glucopyranosyl chloride, tetrabenzoate;[(2R,3R,4S,5R,6S)-3,4,5-tribenzoyloxy-6-chlorooxan-2-yl]methyl benzoate
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27530-87-6
化学式
C34H27ClO9
mdl
——
分子量
615.036
InChiKey
RPAFUVNYMMOOKJ-CMPUJJQ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9-111 °C
  • 沸点:
    726.7±60.0 °C(Predicted)
  • 密度:
    1.3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1
  • 重原子数:
    44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11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9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基2,3,6-三-O-苄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 chloridesilver(l) oxide三氟甲磺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67h, 以90%的产率得到methyl 4-O-(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2,3,6-tri-O-benzyl-α-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使用氧化银(I)协同三氟乙酸催化高效糖基氯化物的糖基化。
    摘要:
    我们发现在催化TMSOTf或TfOH的存在下,氧化银(I)促进的糖基溴化物的糖基化作用可以大大加速,我们在此报告了一个新发现,即在这些反应条件下糖基氯化物是更有效的糖基供体。发达的反应条件适用于各种糖基氯化物。苯甲酰化氯和苄基化氯化物均已成功糖基化,这些反应条件被证明对偶联含有氮和硫原子的底物有效。这种糖基化的另一个便利特征是可以直观地监测反应的进程。它的完成可以通过Ag 2 O特有的深色消失来判断。
    DOI:
    10.1002/chem.201905576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copper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2,3,4,6-tetra-O-benzoyl-β-D-glucopyranos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轻度中性条件下,通过螯合辅助活化的吡啶甲酸酯活化糖基氯化物和溴化物的合成。
    摘要:
    已经开发了在温和和中性条件下由吡啶甲酸酯形成糖基氯化物和溴化物的通用方法。台式稳定的吡啶甲酸酯被卤化铜(II)物种活化,以高收率提供具有无痕离去基团的相应产品。通过邻族参与,可通过此途径获得稀有的β糖基氯。另外,可以制备具有先前不易获得的具有不稳定保护基的糖基氯化物。
    DOI:
    10.1021/acs.orglett.0c000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α-Glycosyl Chlorides Using 2-Chloro-1,3-dimethylimidazolinium Chloride: A Convenient Protocol for Quick One-Pot Glycosylation
    作者:Madhu Babu Tatina、Duc Thinh Khong、Zaher M. A. Judeh
    DOI:10.1002/ejoc.201800360
    日期:2018.5.24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α‐glycosyl chloride donors in high 80–96 % yields within 15–30 min using 2‐chloro‐1,3‐dimethylimidazolinium chloride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ethod enables quick and direct one‐pot glycosylation reactions in high overall yields.
    已经开发了一种方便的方法,可以使用2--1,3-二甲基咪唑啉鎓盐在15-30分钟内以80-96%的高产率合成α-糖基供体。该方法可实现快速,直接的一锅糖基化反应,且总收率高。
  • Iron(<scp>iii</scp>) chloride-catalyzed activation of glycosyl chlorides
    作者:Scott A. Geringer、Alexei V. Demchenko
    DOI:10.1039/c8ob02413h
    日期:——
    Glycosyl chloride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activated using harsh conditions and/or toxic stoichiometric promoters. More recently, the Ye and the Jacobsen groups showed that glycosyl chlorides can be activated under organocatalytic conditions. However, those reactions are slow, require specialized catalysts and high temperatures, but still provide only moderate yields. Presented herein is a simple method
    历史上,糖基是使用恶劣条件和/或有毒化学计量促进剂来激活的。最近,叶和雅各布森小组表明,糖基可以在有机催化条件下被激活。然而,这些反应很慢,需要专门的催化剂和高温,但仍然只能提供中等的产率。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丰富且廉价的催化量的来活化糖基的简单方法。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苄基化和苯甲酰化糖基都可以用 20 mol% 的 FeCl 3活化。
  • Synthesis of glycosyl chlorides using catalytic Appel conditions
    作者:Imlirenla Pongener、Kirill Nikitin、Eoghan M. McGarrigle
    DOI:10.1039/c9ob01544b
    日期:——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glycosyl chlorides using catalytic Appel conditions is described. Good yields of α-glycosyl chlorides were obtained using a range of glycosyl hemiacetals, oxalyl chloride and 5 mol% Ph3PO. For 2-deoxysugars treat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hemiacetals with oxalyl chloride without phosphine oxide catalyst also gave good yields of glycosyl chloride. The method is operationaly
    描述了使用催化Appel条件立体选择性合成糖基。使用一定范围的糖基半缩醛草酰氯和5 mol%的Ph3PO,可获得高产率的α-糖基。对于2-脱氧糖,在没有氧化膦催化剂的情况下用草酰氯处理相应的半缩醛也得到了良好的糖基收率。该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可以容易地除去5mol%的氧化膦副产物。或者,可以进行一锅多催化剂糖基化以将糖基半缩醛直接转化为糖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