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5500-6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5500-66-0;50588-02-8
化学式
2Br*C35H60N2O4
mdl
——
分子量
732.68
InChiKey
FUSSNJWODJHPKO-XTXDSKFW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5°
  • 沸点:
    ~100°C
  • 密度:
    ~1, mp: 0°C
  • 溶解度:
    易溶于水或易溶于水,易溶于二氯甲烷,易溶于乙醇(96%)。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1
  • 重原子数:
    42.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Xn
  • 危险类别码:
    R22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339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3
  • RTECS号:
    TN493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 危险标志:
    GHS06
  • 危险性描述:
    H30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1 + P310

SDS

SDS:f51b9be4477d0b1b7c368773f8192d64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泮库溴铵(pancuronium brom ide), 化学名为二溴化(1, 1′-[3α,17β-二乙酰氧基-5α-雄甾烷-2β,16β-二基]双[1-甲基哌啶]), 为人工合成的双季铵甾类中长效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是最早应用于ICU中的肌松药, 其作用强于右旋筒箭毒碱4~5倍,对身体所有M胆碱受体均有阻滞作用。作用和氯化筒箭毒碱类似,但无神经节阻断和血压下降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支气管痉挛,还可能兴奋心脏β受体或抗迷走作用使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及增加心输出量。用于外科手术或矫形手术麻醉的辅助用药,以得到充分的肌肉松弛作用,也可用于破伤风等惊厥性疾病。

泮库溴铵主要用作外科手术麻醉的辅助用药。适用于手术中的肌肉松弛和气管插管,在机械通气治疗时控制呼吸,亦可用于破伤风等惊厥性疾病。

以5α-雄甾-2-烯-17-酮为原料,通过6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泮库溴铵。
泮库溴铵的合成路线
图1为泮库溴铵的合成路线本品与骨骼肌细胞上的N2胆碱受体结合后,不产生除极作用,而是竞争性地阻断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除极作用,从而产生骨骼肌松弛效应。其肌松效能为筒箭毒碱的3~5倍,且作用出现较快。本品不能口服,仅用于静注。静注后3~4分钟显效,维持时间约20~30分钟。本品约30%在肝脏代谢失活,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出。本品与筒箭毒碱相比较,其特点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中度兴奋作用,同时无明显的组织胺释放作用,连续使用无蓄积性,对胎儿无不良影响。新斯的明可对抗本品的肌松作用。可特异性阻滞心脏房室结M胆碱受体,有中度解迷走神经效应,从而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个别患者甚至发生室性心率失常。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梗阻性黄疸患者慎用。1.肾功能不全和胆道梗阻患者,时效延长。
2.对假性胆碱酯酶活性有中等抑制作用,但较短暂,胆碱酯酶抑制药对之有拮抗作用。
3.反复使用有积蓄作用。
有关泮库溴铵的合成方法、用途、作用机理等是由Chemicalbook的侍艳编辑整理。(2015-12-2)
化学性质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臭,味苦。有吸湿性。1g溶于30份氯仿,1份水(20℃)。溶于水、乙醇、甲醇、氯仿或二氯甲烷,不溶于乙醚。急性毒性LD50小鼠(mg/kg):0.047静脉注射,0.152腹腔注射,0.167皮下注射,21.9口服。急性毒性LD50大鼠,兔子(mg/kg):0.153,0.016静脉注射。
生产方法
下列化合物和乙酸异丙烯醇酯反应,进行烯醇酯化,再用对氯过苯甲酸环氧化,氢氧化钾水解,并使其中一个环氧开环成羰基,接着和哌啶反应,硼氢化钠还原,乙酰化,最后和二分子的溴甲烷反应,季铵化成盐得到泮库溴铵。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