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精氨酸15N4 | 179871-08-0

中文名称
L-精氨酸15N4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N4-L-arginine
英文别名
L-Arginine-15N4;(2S)-2-(15N)azanyl-5-[bis(15N)(azanyl)methylideneamino]pentanoic acid
L-精氨酸15N4化学式
CAS
179871-08-0
化学式
C6H14N4O2
mdl
——
分子量
178.176
InChiKey
ODKSFYDXXFIFQN-BRFPIBE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128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精氨酸15N4盐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7.66 g的产率得到α-amino-5-guanidinopentanoic acid-15N4 hyd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高丰度15N同位素标记L-精氨酸发酵液中提取高丰度L-精氨酸-15N4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从高丰度 15 N同位素标记L?精氨酸发酵液中提取高丰度L?精氨酸? 15 N 4 的方法,以高丰度 15 N同位素标记L?精氨酸的发酵液为原料,采用中压制备色谱系统,经二步分离,历时8~12h就可以分离得到纯净的L?精氨酸? 15 N 4 单品溶液,再经赶氨浓缩,活性炭脱色,无水乙醇结晶,60℃真空干燥就可以分离提取到产品纯度>98%的L?精氨酸? 15 N 4 产品,总提取收率大于80%。本发明不仅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处理量大而快捷,而且避免了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时间冗长及处理树脂产生大量废酸废碱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公开号:
    CN105732436A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Stealthin C 的生产涉及 S-N 型微笑重排
    摘要:
    芳香族聚酮天然产物的运动霉素家族含有被重氮基团取代的非典型安古环素环系统。构建这两种结构特征所涉及的酶化学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被探索。在此,我们报告了 Seongomycin(该途径的一种分流产物)和 Stevethin C(一种建议的运动霉素生物合成前体)的体内和体外生产情况。我们证明,黄素依赖性单加氧酶 AlpJ 可以分别从 N-乙酰基-L-半胱氨酸和 L-半胱氨酸生成这些代谢物,并且隐形 C 的合成可能是通过非酶促 SN 型 Smiles 重排进行的。这种意想不到的隐形 C 途径揭示了一种在代谢物中安装芳香氨基的独特方法,并引发了关于该物种在运动霉素生产中的中间作用的问题。
    DOI:
    10.1021/jacs.6b105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ovel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stable isotope dilution NCI-GC-MS method for quantitation of agmatine in postmortem brain cortex
    作者:Gary Gang Chen、Gustavo Turecki、Orval A. Mamer
    DOI:10.1002/jms.1742
    日期:——
    from postmortem brain tissues, we developed an isopropanol bas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protocol using potassium carbonate as a salting‐out agent which showed a much greater recovery than n‐butanol used in earlier methods. The GC‐MS analysis employed hexafluoroacetylacetone as derivatization reagent and was carried out using negative chemical ionization with total ion and selected ion monitoring. 15N4‐Agmatine
    具有生物重要性的胺类包括腐胺亚精胺亚精胺,以及基胺(基胺)。有大量证据支持这些胺在精神障碍的病因和病理中的作用。我们先前已经开发出了一种用于同时测量三种主要多胺的定量GC-MS方法,以支持将多胺与精神障碍联系起来的研究。但是,丁胺需要独特的GC-MS方法。为了有效地从死后脑组织中提取丁胺,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异丙醇的液-液提取方案,使用碳酸作为盐析剂,其回收率比早期方法中使用的正丁醇大得多。15 N 4 - L-精氨酸合成了15 N 4-丁胺,并在常规稳定同位素稀释测定中用作内标。此方法可精确测量极少量(10–20 mg)死后脑组织中的丁胺含量,定量限低至1 ng / g湿组织。检测极限是湿纸巾0.01 ng / g。版权所有©2010 John Wiley&Sons,Ltd.
  • Two-Enzyme Pathway Links <scp>l</scp>-Arginine to Nitric Oxide in <i>N</i>-Nitroso Biosynthesis
    作者:Hai-Yan He、Alyssa C. Henderson、Yi-Ling Du、Katherine S. Ryan
    DOI:10.1021/jacs.8b13049
    日期:2019.3.6
    role in building chemical diversity. Here we report a new route to NO from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to the N-nitroso compound streptozocin. We show that the N-nitroso group of streptozocin comes from the biosynthetic reassembly of l-arginine, with the guanidino nitrogens forming a nitrogen-nitrogen bond. To understand this biosynthetic process, we identify th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streptozocin
    一氧化氮 (NO) 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作用,但对其在构建化学多样性方面的作用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从生物合成途径到 N-亚硝基化合物佐菌素的 NO 新途径。我们表明链佐菌素的 N-亚硝基基团来自 L-精氨酸生物合成重组基氮形成氮 - 氮键。为了理解这种生物合成过程,我们确定了链佐菌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证明游离 L-精氨酸被 StzE 进行 N-甲基化,得到 Nω-单甲基-L-精氨酸。我们表明,该产物随后被 StzF(一种与已知的一氧化氮合酶无关的非血红素依赖性酶)氧化,生成尿素化合物和 NO。我们的工作意味着 NO 的形成和捕获是体内 N-亚硝基形成的可能途径。共,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