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6'-epi-anhydrovinblastine | 105815-3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6'-epi-anhydrovinblastine
英文别名
methyl (1R,9R,10S,11R,12R,19R)-11-acetyloxy-12-ethyl-4-[(13R,15S)-17-ethyl-13-methoxycarbonyl-1,11-diazatetracyclo[13.3.1.04,12.05,10]nonadeca-4(12),5,7,9,16-pentaen-13-yl]-10-hydroxy-5-methoxy-8-methyl-8,16-diazapentacyclo[10.6.1.01,9.02,7.016,19]nonadeca-2,4,6,13-tetraene-10-carboxylate
16'-epi-anhydrovinblastine化学式
CAS
105815-31-4
化学式
C46H56N4O8
mdl
——
分子量
792.973
InChiKey
FFRFGVHNKJYNOV-RWGODIF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35±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58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13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1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长春质碱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间氯过氧苯甲酸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16'-epi-anhydrovinblastine
    参考文献:
    名称:
    Catharanthine和Vindoline的Potier-Polonovski氧化偶联形成脱水长春碱的机理。中间体的光谱观察和化学反应
    摘要:
    三氟乙酸酐对金刚烷胺和长春新碱的断裂偶联反应是在允许观察中间体并通过低温NMR比较反应性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研究已经证实或揭示了反应机理的以下几个方面:(1)加入长春花碱后,在-40°C时稳定的衍生自Catharanthine-N-氧化物的中间体发生断裂。(2)其他的碱,包括三- Ñ-丁胺,N,N-二甲基-3-甲氧基苯胺,N,N-二甲基-2-(2,4-二甲氧基苯基)乙胺和10-三氟乙酰基-长春花碱也促进了裂解; (3)偶合的立体选择性部分受长春花碱与脱水长春碱和16′-表-脱水长春碱的单独前体的不同反应速率控制;(4)N一个-methylcatharanthine-N b的方式类似于catharantine -N-氧化物-氧化物经受碎裂,但有不能在后者的情况下被检测到可观察到的中间体; (5)将N碎片的速率一个-methylcatharanthine-N b氧化物还受到碱的加速;(6)由最
    DOI:
    10.1016/s0040-4020(01)8814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