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85955-4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85955-42-4
化学式
C15H24O2
mdl
——
分子量
236.354
InChiKey
YSUANJQEUNXAN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氯化硼 作用下, 以84%的产率得到2-methyltrideca-2,3,12-tri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烯丙酸和酯的合成路线及其立体特异性转化为丁烯内酯。
    摘要:
    已详细研究了烯丙酸和酯的合成及其向丁烯内酯的转化。外消旋的丁烯内酯10可通过用BCl(3)处理并将酯酸9暴露于催化的AgNO(3)在丙酮中的酯8高效地制备。通过锂化和随后用CO(2)羧化将对映体富集的烯丙基锡烷(S)-17转化为酸18,得到外消旋产物。通过用Pd(Ph(3)P)(4),CO和适当的醇在THF中处理,富含对映体的炔丙基甲磺酸酯16和22提供了烯丙基酯19和23,其构型转化。这些反应进行了约。外消旋化的10%或更少。烯丙酸酯23通过与IBr反应产生碘代丁烯内酯24。用Pd(PPh(3))(4)和Bu(3)SnH实现对丁烯内酯25的氢解反应。备选地,可以从甲磺酸盐22与Pd(PPh(3))(4)和CO在THF水溶液中直接制备烯丙酸27。如前所述,通过催化AgNO(3)实现了对丁烯内酯25的环化。
    DOI:
    10.1021/jo9618740
  • 作为产物:
    描述:
    10-十一碳烯基氯酸2-(三苯基膦亚基)丙酸甲酯三乙胺 作用下, 以9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烯丙酸和酯的合成路线及其立体特异性转化为丁烯内酯。
    摘要:
    已详细研究了烯丙酸和酯的合成及其向丁烯内酯的转化。外消旋的丁烯内酯10可通过用BCl(3)处理并将酯酸9暴露于催化的AgNO(3)在丙酮中的酯8高效地制备。通过锂化和随后用CO(2)羧化将对映体富集的烯丙基锡烷(S)-17转化为酸18,得到外消旋产物。通过用Pd(Ph(3)P)(4),CO和适当的醇在THF中处理,富含对映体的炔丙基甲磺酸酯16和22提供了烯丙基酯19和23,其构型转化。这些反应进行了约。外消旋化的10%或更少。烯丙酸酯23通过与IBr反应产生碘代丁烯内酯24。用Pd(PPh(3))(4)和Bu(3)SnH实现对丁烯内酯25的氢解反应。备选地,可以从甲磺酸盐22与Pd(PPh(3))(4)和CO在THF水溶液中直接制备烯丙酸27。如前所述,通过催化AgNO(3)实现了对丁烯内酯25的环化。
    DOI:
    10.1021/jo96187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tic Routes to Allenic Acids and Esters and Their Stereospecific Conversion to Butenolides
    作者:James A. Marshall、Mark A. Wolf、Eli M. Wallace
    DOI:10.1021/jo9618740
    日期:1997.1.1
    19 and 23 with inversion of configuration through treatment with Pd(Ph(3)P)(4), CO, and the appropriate alcohol in THF. These reactions proceeded with ca. 10% or less of racemization. The allenic esters 23 yielded the iodobutenolides 24 by reaction with IBr. Hydrogenolysis to the butenolide 25 was achieved with Pd(PPh(3))(4) and Bu(3)SnH. Alternatively, the allenic acids 27 could be prepared directly
    已详细研究了烯丙酸和酯的合成及其向丁烯内酯的转化。外消旋的丁烯内酯10可通过用BCl(3)处理并将酯酸9暴露于催化的AgNO(3)在丙酮中的酯8高效地制备。通过锂化和随后用CO(2)羧化将对映体富集的烯丙基锡烷(S)-17转化为酸18,得到外消旋产物。通过用Pd(Ph(3)P)(4),CO和适当的醇在THF中处理,富含对映体的炔丙基甲磺酸酯16和22提供了烯丙基酯19和23,其构型转化。这些反应进行了约。外消旋化的10%或更少。烯丙酸酯23通过与IBr反应产生碘代丁烯内酯24。用Pd(PPh(3))(4)和Bu(3)SnH实现对丁烯内酯25的氢解反应。备选地,可以从甲磺酸盐22与Pd(PPh(3))(4)和CO在THF水溶液中直接制备烯丙酸27。如前所述,通过催化AgNO(3)实现了对丁烯内酯25的环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