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S)-Wieland-Gumich aldehyde | 38570-0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S)-Wieland-Gumich aldehyde
英文别名
Wieland-Gumlich aldehyde;17,18-epoxy-cur-19-en-17-ol;Wieland-Gumlich-aldehyd;(4S,12S,13R,14S,19R,21S)-15-oxa-1,11-diazahexacyclo[16.3.1.04,12.04,21.05,10.013,19]docosa-5,7,9,17-tetraen-14-ol
(17S)-Wieland-Gumich aldehyde化学式
CAS
38570-01-3
化学式
C19H22N2O2
mdl
——
分子量
310.396
InChiKey
UFUDXCDPABDFHK-IMFBFSO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36.4±50.0 °C(Predicted)
  • 密度:
    1.3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44.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7S)-Wieland-Gumich aldehyde丙二酸sodium acetate乙酸酐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70%的产率得到番木鳖碱
    参考文献:
    名称:
    士的宁和维兰德-葛姆利希醛的合成
    摘要:
    四环胺 9 通过几个步骤转化为仲胺 13 并用由双(2-氧代-3-恶唑烷基)次膦酸活化的(苯硫基)乙酸乙酰化,得到酰胺 15。 15 在四氢呋喃中用氢化钠处理 25 o C 导致快速转化为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16。在亚砜氧化水平下进行相同的共轭加成,并且还与手性亚砜一起进行,以提供旋光化合物(方案 VI)。亚砜 19 转化为二酮 27,然后缩酮化和还原得到叔胺 34。用乙酸汞去保护和氧化得到核心的士的宁骨架 36。36 中的 β-氨基丙烯酸酯双键被还原得到 39,然后差向异构化得到 40。酯40被保护为磺酰胺衍生物44,将酯还原得到 45。醇 45 经正常酸水解得到半缩酮 47。 Wieland-Gumlich 醛 48 通过方案 XI 所示的路线转化为中继化合物,从而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关联和短路线到 47 . Hemiketal 47 转化为酮 52 并在 25°C 下用 (EtO) 2 P(O)CH
    DOI:
    10.1021/ja00071a025
  • 作为产物:
    描述:
    番木鳖碱氯化亚砜亚硝酸特丁酯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7.5h, 生成 (17S)-Wieland-Gumich 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究毒蕈碱M2受体的变构配体的药效基团:在一系列Caracurine V和相关环系统的双季盐中进行的SAR和QSAR研究。
    摘要:
    对毒蕈碱型乙酰胆碱M(2)受体的变构作用已在Strychnos生物碱卡拉莫林V(6)和相关的异卡拉莫林V,四氢卡拉莫林V和bisnortoxiferine环系统的一系列双季盐中进行了检查。该化合物抑制了正构拮抗剂[(3)H] N-甲基东pol碱(NMS)从猪心脏M(2)受体的解离,EC(0.5,diss)值为4至3270 nM。大多数化合物几乎不改变[(3)H] NMS平衡结合,表明在自由和NMS占据的M(2)受体中相似的结合亲和力。最有效的试剂存在于卡拉莫林V,异卡拉莫林V和四氢卡拉莫林V系列中,并带有最大链长为三个碳原子的非极性烷基。3D QSAR(CoMSIA)分析通过侧链的空间和静电特性解释了广泛的结合亲和力。此外,这些发现表明,与双去甲异黄素环骨架相比,“ caracurine”芳环的空间取向有利于最佳的变构-受体相互作用。
    DOI:
    10.1021/jm03113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bing the Pharmacophore for Allosteric Ligands of Muscarinic M<sub>2</sub> Receptors:  SAR and QSAR Studies in a Series of Bisquaternary Salts of Caracurine V and Related Ring Systems
    作者:Darius P. Zlotos、Stefan Buller、Nikolaus Stiefl、Knut Baumann、Klaus Mohr
    DOI:10.1021/jm0311341
    日期:2004.7.1
    Allosteric effects on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M(2) receptors were examined in a series of bisquaternary salts of the Strychnos alkaloid caracurine V (6) and related iso-caracurine V, tetrahydrocaracurine V, and bisnortoxiferine ring systems. The compounds inhibited dissociation of the orthosteric antagonist [(3)H]N-methylscopolamine (NMS) from porcine cardiac M(2) receptors with EC(0.5,diss) values
    对毒蕈碱型乙酰胆碱M(2)受体的变构作用已在Strychnos生物碱卡拉莫林V(6)和相关的异卡拉莫林V,四氢卡拉莫林V和bisnortoxiferine环系统的一系列双季盐中进行了检查。该化合物抑制了正构拮抗剂[(3)H] N-甲基东pol碱(NMS)从猪心脏M(2)受体的解离,EC(0.5,diss)值为4至3270 nM。大多数化合物几乎不改变[(3)H] NMS平衡结合,表明在自由和NMS占据的M(2)受体中相似的结合亲和力。最有效的试剂存在于卡拉莫林V,异卡拉莫林V和四氢卡拉莫林V系列中,并带有最大链长为三个碳原子的非极性烷基。3D QSAR(CoMSIA)分析通过侧链的空间和静电特性解释了广泛的结合亲和力。此外,这些发现表明,与双去甲异黄素环骨架相比,“ caracurine”芳环的空间取向有利于最佳的变构-受体相互作用。
  • Synthesis of strychnine and the Wieland-Gumlich aldehyde
    作者:Philip Magnus、Melvyn Giles、Roger Bonnert、Gary Johnson、Leslie McQuire、Mark Deluca、Andrew Merritt、Chung S. Kim、Nigel Vicker
    DOI:10.1021/ja00071a025
    日期:1993.9
    with (phenylthio)acetic acid activated by bis(2-oxo-3-oxazolidinyl)phosphinic acid to give amide 15. Treatment of 15 with sodium hydride in tetrahydrofuran at 25 o C resulted in rapid conversion into a single diastereomer, 16. This same conjugate addition has been conducted at the sulfoxide oxidation level and also with a chiral sulfoxide to provide op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Scheme VI). Conversion
    四环胺 9 通过几个步骤转化为仲胺 13 并用由双(2-氧代-3-恶唑烷基)次膦酸活化的(苯硫基)乙酸乙酰化,得到酰胺 15。 15 在四氢呋喃中用氢化钠处理 25 o C 导致快速转化为单一的非对映异构体,16。在亚砜氧化水平下进行相同的共轭加成,并且还与手性亚砜一起进行,以提供旋光化合物(方案 VI)。亚砜 19 转化为二酮 27,然后缩酮化和还原得到叔胺 34。用乙酸汞去保护和氧化得到核心的士的宁骨架 36。36 中的 β-氨基丙烯酸酯双键被还原得到 39,然后差向异构化得到 40。酯40被保护为磺酰胺衍生物44,将酯还原得到 45。醇 45 经正常酸水解得到半缩酮 47。 Wieland-Gumlich 醛 48 通过方案 XI 所示的路线转化为中继化合物,从而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关联和短路线到 47 . Hemiketal 47 转化为酮 52 并在 25°C 下用 (EtO) 2 P(O)C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