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ctahydro-2,3′-bifuran | 73373-1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ctahydro-2,3′-bifuran
英文别名
2,4'-bistetrahydrofuran;octahydro-2,3'-bifuran;2,3'-Bifuran, octahydro-;2-(oxolan-3-yl)oxolane
octahydro-2,3′-bifuran化学式
CAS
73373-15-6
化学式
C8H14O2
mdl
——
分子量
142.198
InChiKey
YJPHFZQDJAPXN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48.5 °C
  • 密度:
    1.0486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氢呋喃环己烷 作用下, 反应 1.0h, 生成 octahydro-2,2'-bifuranoctahydro-2,3′-bi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沉积在TiO 2上的Pt纳米颗粒的双功能性质用于THF和烷烃之间的光催化sp 3 C–sp 3 C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
    四氢呋喃(THF)与各种烷烃之间的光催化sp 3 C–sp 3 C交叉偶联是通过负载Pt的氧化钛(Pt / TiO 2)光催化剂完成的。系统地研究了THF和环己烷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发现该反应遵循两种途径:主要过程是在Pt / TiO 2光催化剂上将两种底物进行光氧化,生成自由基,然后进行连续偶联。同时,次要的是Pt / TiO 2的光催化与Pt金属纳米粒子的热催化的混合体。Pt催化的活性被认为与sp 3的活化有关。THF或烷烃分子中的C–H键吸附在其表面上,并促进活化分子与光生自由基物种之间的反应。因此,据信TiO 2上的Pt纳米颗粒起着电子接收器以及金属催化剂的双重功能。
    DOI:
    10.1039/c7cy00535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ect cross-coupling between alkenes and tetrahydrofuran with a platinum-loaded titanium oxide photocatalyst
    作者:Akanksha Tyagi、Akira Yamamoto、Muneaki Yamamoto、Tomoko Yoshida、Hisao Yoshida
    DOI:10.1039/c8cy00129d
    日期:——
    three mechanisms, those for B and C are dehydrogenative. In this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system, since the cyclohexene molecule has enough reactivity, due to the localized π electron density, the Pt nanoparticles loaded on the TiO2 function not as a metal catalyst but as an electron receiver to enhance the charge separation, although the dehydrogenative cross-coupling of benzene with THF requires Pd metal
    负载Pt的TiO 2光催化剂成功催化了各种烯烃与四氢呋喃(THF)之间的直接交叉偶联,而无需任何其他氧化剂。环己烯和THF之间的反应给出了三个交叉耦合的产品,即,2- cyclohexyltetrahydrofuran(甲),2-(环己-2-烯-1-基)四氢呋喃(乙)和2-(环己-1-烯-1- -基)四氢呋喃(C)以及气态氢。的机理研究表明,这些产品是通过不同的机制个体形成:连续添加两种自由基种,2-四氢呋喃基基团和氢基团,环己烯的为双键甲,B的3-环己烯基和2-四氢呋喃基的偶合,以及C的环己烯双键的2-四氢呋喃基的加成和氢基的消除。在这三种机理中,B和C的机理是脱氢的。在这种光催化反应系统中,由于环己烯分子具有足够的反应性,由于局部π电子密度,负载在TiO 2上的Pt纳米颗粒不仅起到金属催化剂的作用,而且还起到电子受体的作用,以增强电荷分离,尽管脱氢性苯与THF的交叉偶联需要Pd金属催化。
  • Lyubomilov, V. I.; Slesareva, L. A.; Pshenitsyna, V. P.,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1, vol. 17, p. 1871 - 1874
    作者:Lyubomilov, V. I.、Slesareva, L. A.、Pshenitsyna, V. P.、Slonim, I. Ya.、Bulai, A. Kh.
    DOI:——
    日期:——
  • LYUBOMILOV V. I.; SLESAREVA L. A.; PSHENITSYNA V. P.; SLONIM I. YA.; BULA+, ZH. ORGAN. XIMII, 1979, 15, HO 12, 2450-2456
    作者:LYUBOMILOV V. I.、 SLESAREVA L. A.、 PSHENITSYNA V. P.、 SLONIM I. YA.、 BULA+
    DOI:——
    日期:——
  • Bifunctional property of Pt nanoparticles deposited on TiO<sub>2</sub> for the photocatalytic sp<sup>3</sup>C–sp<sup>3</sup>C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between THF and alkanes
    作者:Akanksha Tyagi、Akira Yamamoto、Tatsuhisa Kato、Hisao Yoshida
    DOI:10.1039/c7cy00535k
    日期:——
    Pt catalysis was suggested to consist in the activation of an sp3C–H bond in THF or alkane molecules adsorbed on its surface and promote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 activated molecules and photogenerated radical species. Thus, the Pt nanoparticles on TiO2 were believed to play a bifunctional role of an electron receiver as well as a metal catalyst.
    四氢呋喃(THF)与各种烷烃之间的光催化sp 3 C–sp 3 C交叉偶联是通过负载Pt的氧化钛(Pt / TiO 2)光催化剂完成的。系统地研究了THF和环己烷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发现该反应遵循两种途径:主要过程是在Pt / TiO 2光催化剂上将两种底物进行光氧化,生成自由基,然后进行连续偶联。同时,次要的是Pt / TiO 2的光催化与Pt金属纳米粒子的热催化的混合体。Pt催化的活性被认为与sp 3的活化有关。THF或烷烃分子中的C–H键吸附在其表面上,并促进活化分子与光生自由基物种之间的反应。因此,据信TiO 2上的Pt纳米颗粒起着电子接收器以及金属催化剂的双重功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环氧丙烷-3,4-二胺二盐酸盐 青榄呋喃 茶香螺烷 苯胺,4-(2-哌嗪基)- 碳氯灵 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 硫丹乙酯 甲基甲丙烯酰酸酯-叔丁基甲丙烯酰酸酯-月桂基甲丙烯酰酸酯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 甲基[(噁戊环-2-基)甲基]胺盐酸 甲基2,5-脱水-3-脱氧戊酮酸酯 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砜 牛蝇畏 溴化锰(II)双(四氢呋喃) 溴化亚铁(II),双(四氢呋喃) 氧化芳樟醇 氘代四氢呋喃 异硫氰酸氢糠酯 异丙基-(四氢-呋喃-2-甲基)-胺 失水山梨醇 四氯双(四氢呋喃)合铌(IV) 四氢糠醇乙酸酯 四氢糠醇丙酸酯 四氢糠醇 四氢糠基硫醇 四氢呋喃氯化钛 四氢呋喃-D4 四氢呋喃-3-甲醛 四氢呋喃-2-甲醛 四氢呋喃-2-甲酰肼盐酸盐 四氢呋喃-2-乙酸 四氢呋喃 四氢-alpha-戊基-2-呋喃乙醇乙酸酯 四氢-alpha-[2-(四氢呋喃-2-基)乙基]-2-呋喃-1-丙醇 四氢-alpha,alpha,5-三甲基-5-乙烯基糠基乙酸酯 四氢-alpha,alpha,5-三甲基-5-(4-甲基-3-环己烯-1-基)呋喃-2-甲醇 四氢-N-[(四氢-2-呋喃基)甲基]-2-呋喃甲胺 四氢-N,2-二甲基-2-糠基胺 四氢-Alpha-戊基-2-呋喃甲醇乙酸酯 四氢-5-羟基呋喃-2-甲醇 四氢-5-甲基呋喃-2-甲醇 四氢-2-辛基呋喃 四氢-2-甲基-2-呋喃醇 四氢-2-呋喃基甲基3-氯丙酸酯 四氢-2-呋喃基氯乙酸甲酯 四氢-2-呋喃丙醇 四氢-2-呋喃-1-丙醇丙酸酯 呋喃,2-(二氯甲基)四氢- 右消旋的四氢糠醇 反式-四氢呋喃-3,4-二醇二硝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