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1-(pyridin-2-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 1104077-3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1-(pyridin-2-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2S)-1-pyridin-2-ylpyrrolidin-1-ium-2-carboxylate
(S)-1-(pyridin-2-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104077-35-1
化学式
C10H12N2O2
mdl
——
分子量
192.217
InChiKey
GTIQLEDULSYILD-QMMMGPO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8.0±32.0 °C(Predicted)
  • 密度:
    1.28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7.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1-(pyridin-2-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氯化亚砜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3.5h, 生成 (S)-diphenyl(1-(pyridin-2-yl)pyrrolidin-2-yl)m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 Fluorinegauche 效应作为立体电子触发器的分子设计
    摘要:
    无环构象控制通常依赖于不稳定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产生可预测的构象群。此类策略的相关示例包括烯丙基应变(A1,2 和 A1,3)和同戊烷相互作用。然而,由于稳定​​超共轭和/或静电相互作用,氟邻位与吸电子基团(F-Cβ-Cα-X)的结合可以导致可预测的构象。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在一类氟化 4-(二甲氨基)吡啶 (DMAP) 类似物中应用氟胶效应以可预测地控制扭转旋转。分子内化,如质子化或酰化,在分子铰链 (F-Cβ-Cα-N+) 处产生一个靠近氟原子的正电性氮中心;这是唯一可旋转的 sp3-sp3 键。这样做时,这种“底物结合”触发了类似于酶促系统固有的诱导拟合过程的构象变化。在此,我们验证了这种控制分子空间的设计方法。许多 X 射线结构被记录在案,显示出这种偏向性 (φNCCF ≈ 60°)。初步催化实验与动力学和反应性分析一起公开。
    DOI:
    10.1002/ejoc.201301730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吡啶L-脯氨酸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3.0h, 以100%的产率得到(S)-1-(pyridin-2-yl)-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 Fluorinegauche 效应作为立体电子触发器的分子设计
    摘要:
    无环构象控制通常依赖于不稳定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产生可预测的构象群。此类策略的相关示例包括烯丙基应变(A1,2 和 A1,3)和同戊烷相互作用。然而,由于稳定​​超共轭和/或静电相互作用,氟邻位与吸电子基团(F-Cβ-Cα-X)的结合可以导致可预测的构象。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在一类氟化 4-(二甲氨基)吡啶 (DMAP) 类似物中应用氟胶效应以可预测地控制扭转旋转。分子内化,如质子化或酰化,在分子铰链 (F-Cβ-Cα-N+) 处产生一个靠近氟原子的正电性氮中心;这是唯一可旋转的 sp3-sp3 键。这样做时,这种“底物结合”触发了类似于酶促系统固有的诱导拟合过程的构象变化。在此,我们验证了这种控制分子空间的设计方法。许多 X 射线结构被记录在案,显示出这种偏向性 (φNCCF ≈ 60°)。初步催化实验与动力学和反应性分析一起公开。
    DOI:
    10.1002/ejoc.20130173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ino acid compounds with unbranched linkers and methods of use
    申请人:Pliant Therapeutics, Inc.
    公开号:US11396506B2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A): or a salt thereof, wherein R1, R2, R5a, R5b, R6a, R6b, R7a, R7b, R8a, R8b, R9a, R9b, R10a, R10b, R11a, R11b, R21, n, and G are as described herein. Compounds of formula (I)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thereof are αVβ6 integrin inhibitors that are useful for treating fibrosis such as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and 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NSIP).
    本发明涉及式(A)化合物: 或其盐,其中 R1、R2、R5a、R5b、R6a、R6b、R7a、R7b、R8a、R8b、R9a、R9b、R10a、R10b、R11a、R11b、R21、n 和 G 如本文所述。式(I)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是αVβ6整合素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纤维化,如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 AMINO ACID COMPOUNDS WITH UNBRANCHED LINKERS AND METHODS OF USE
    申请人:Pliant Therapeutics, Inc.
    公开号:EP3813818A1
    公开(公告)日:2021-05-05
  • Molecular Design Exploiting a Fluorine<i>gauche</i>Effect as a Stereoelectronic Trigger
    作者:Yannick P. Rey、Lucie E. Zimmer、Christof Sparr、Eva-Maria Tanzer、W. Bernd Schweizer、Hans Martin Senn、Sami Lakhdar、Ryan Gilmour
    DOI:10.1002/ejoc.201301730
    日期:2014.2
    Acyclic conformational control often relies on destabilising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to give rise to predictable conformer populations. Pertinent examples of such strategies include allylic strain (A1,2 and A1,3) and syn-pentane interactions. However, the incorporation of fluorine vicinal to an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 (F–Cβ–Cα–X) can lead to predictable conforma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stabilising
    无环构象控制通常依赖于不稳定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产生可预测的构象群。此类策略的相关示例包括烯丙基应变(A1,2 和 A1,3)和同戊烷相互作用。然而,由于稳定​​超共轭和/或静电相互作用,氟邻位与吸电子基团(F-Cβ-Cα-X)的结合可以导致可预测的构象。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在一类氟化 4-(二甲氨基)吡啶 (DMAP) 类似物中应用氟胶效应以可预测地控制扭转旋转。分子内化,如质子化或酰化,在分子铰链 (F-Cβ-Cα-N+) 处产生一个靠近氟原子的正电性氮中心;这是唯一可旋转的 sp3-sp3 键。这样做时,这种“底物结合”触发了类似于酶促系统固有的诱导拟合过程的构象变化。在此,我们验证了这种控制分子空间的设计方法。许多 X 射线结构被记录在案,显示出这种偏向性 (φNCCF ≈ 60°)。初步催化实验与动力学和反应性分析一起公开。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