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n-octoxy-diphenylsilanol | 18848-1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n-octoxy-diphenylsilanol
英文别名
bis-octyloxy-diphenyl-silane;Bis-octyloxy-diphenyl-silan;Dioctoxy(diphenyl)silane
Di-n-octoxy-diphenylsilanol化学式
CAS
18848-17-4
化学式
C28H44O2Si
mdl
——
分子量
440.742
InChiKey
BQOHGKXVHXIPT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04-206 °C(Press: 0.6 Torr)
  • 密度:
    0.9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0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1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正辛醛二苯基硅烷 在 ((HBPIDipp,H)FeBr2) 、 sodium triethylboro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4%的产率得到Di-n-octoxy-diphenylsil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鉄錯体触媒を用いたカルボニル化合物のヒドロシリル化反応によるアルコキシ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摘要:
    提供高效制备烷氧基硅烷的方法。使用下式(A)所示的铁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与还原剂一起将羰基化合物氢硅化。(在式(A)中,R1〜R4分别独立表示C1〜20的烃基等;X分别独立表示卤素原子;i为0〜4的整数;j为0〜3的整数;当i为2〜4时,R1之间可以连接形成环,当j为2〜3时,R2之间可以连接形成环)【选择图】无
    公开号:
    JP2018118925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Reaction of Some Silanols and Siloxanes with n-Octyl Alcohol
    作者:M. M. SPRUNG、F. O. GUENTHER
    DOI:10.1021/jo01061a064
    日期:1961.2
  • 鉄錯体触媒を用いたカルボニル化合物のヒドロシリル化反応によるアルコキシシランの製造方法
    申请人: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公开号:JP201811892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2
    【課題】アルコキシシランを効率良く製造方法の提供。【解決手段】下記式(A)で表される鉄錯体を還元剤と共に触媒として使用して、カルボニル化合物をヒドロシリル化する。(式(A)中R1〜R4は夫々独立してC1〜20の炭化水素基等;Xは夫々独立してハロゲン原子;iは0〜4の整数;jは0〜3の整数;iが2〜4の場合R1同士が連結して環を形成してもよくjが2〜3である場合R2同士が連結して環を形成してもよい)【選択図】なし
    提供高效制备烷氧基硅烷的方法。使用下式(A)所示的铁络合物作为催化剂,与还原剂一起将羰基化合物氢硅化。(在式(A)中,R1〜R4分别独立表示C1〜20的烃基等;X分别独立表示卤素原子;i为0〜4的整数;j为0〜3的整数;当i为2〜4时,R1之间可以连接形成环,当j为2〜3时,R2之间可以连接形成环)【选择图】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