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octyloxyphenyl-2-imidazoline | 66051-9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octyloxyphenyl-2-imidazoline
英文别名
2-(4-octyloxy-phenyl)-4,5-dihydro-1H-imidazole;2-(4-octoxyphenyl)-4,5-dihydro-1H-imidazole
8-octyloxyphenyl-2-imidazoline化学式
CAS
66051-95-4
化学式
C17H26N2O
mdl
——
分子量
274.406
InChiKey
QKFXTVPPDTWEI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3.7±44.0 °C(Predicted)
  • 密度:
    1.03±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9
  • 拓扑面积:
    3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8-octyloxyphenyl-2-imidazolinemanganese(IV) ox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51 %的产率得到2-(4-octoxyphenyl)-1H-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抗原虫药2-(4-烷氧基苯基)-咪唑啉和咪唑的合成及其对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和克氏锥虫的作用评价
    摘要:
    合成了20种2-(4-烷氧基苯基)-咪唑啉和2-(4-烷氧基苯基)-咪唑,其中前者利用微波和超声能量分两步合成,产率良好至优异。通过用 MnO2 和MW 能量氧化咪唑啉,可以得到中等收率的咪唑。为了满足治疗被忽视的热带病的迫切需要,对一组 2-(4-烷氧基苯基)-咪唑啉和咪唑类药物进行了针对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和克氏锥虫的体外测试。评估了 10 种化合物的杀利什曼病活性,显示 IC50 < 10 µg/mL。在这些化合物中,27-31 的活性最强,IC50 值 < 1 µg/mL(与参考药物相似)。在对克氏锥虫上鞭毛体的评估中,只有 30 和 36 达到了 IC50 < 1 µg/mL,显示出比两种参考药物更好的抑制作用。然而,化合物 29、33 和 35 也表现出有吸引力的杀锥虫活性,IC50 值 < 10 µg/mL,与苯硝唑和硝呋莫司的值相似。
    DOI:
    10.3390/ijms25073673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羟基苯甲醛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8-octyloxyphenyl-2-imid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Effect of New Analogs of Hexyloxy Phenyl Imidazoline on Quorum Sensing in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and In Silico Analysis of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s
    摘要:
    抗生素耐药细菌日益普遍,已成为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一些感染病例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新的治疗策略。一种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是设计能够干扰细菌通讯的化合物,被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这种通讯受到酰基-脱氢亮氨酸内酯(AHLs)的调控。在细菌达到高细胞密度后触发群体感应,使它们在表达毒力因子之前能够繁殖。我们的团队此前报道,在浓度为100μM时,己氧基苯基咪唑啉(9)在革兰氏阴性细菌铁蓝素色变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中表现出71%的QS抑制活性(IC50 = 90.9μM)。本研究的目的是以9为引物化合物,设计和合成三种2-咪唑啉(13-15)和三种2-噁唑啉(16-18),并在C. violaceum CV026上评估它们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我们寻找对这种细菌的Cvi受体亲和性更高且具有抑制QS能力的化合物。通过对Cvi受体上的测试化合物的结合模式进行对接研究和分子动力学研究。发现8-戊氧基苯基-2-咪唑啉(13)降低了铁蓝素的产生(IC50 = 56.38μM),而不影响细菌生长,表明抑制了群体感应。事实上,化合物13显然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佳QS抑制剂之一。分子对接显示,化合物13与CviR蛋白上的正交位点N-己酰脱氢亮氨酸内酯(C6-AHL)具有亲和性。在Cvi受体的C6-AHL的活性结合位点中,有10个氨基酸残基与13相互作用,其中有7个与AHL相互作用相同。相反,8-辛氧基苯基-2-咪唑啉(14)、8-癸氧基苯基-2-咪唑啉(15)和9-癸氧基苯基-2-噁唑啉(18)仅结合到一个变构位点,因此与C6-AHL不竞争正交位点。
    DOI:
    10.1155/2020/873519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