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HCKFWW | 172546-7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HCKFWW
英文别名
His-Cys-Lys-Phe-Trp-Trp;(2S)-2-[[(2S)-2-[[(2S)-2-[[(2S)-6-amino-2-[[(2R)-2-[[(2S)-2-amino-3-(1H-imidazol-5-yl)propanoyl]amino]-3-sulfanylpropanoyl]amino]hexanoyl]amino]-3-phenylpropanoyl]amino]-3-(1H-indol-3-yl)propanoyl]amino]-3-(1H-indol-3-yl)propanoic acid
HCKFWW化学式
CAS
172546-75-7
化学式
C46H55N11O7S
mdl
——
分子量
906.078
InChiKey
ITHDAFCBITUNSR-CCMAZBE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395.9±65.0 °C(Predicted)
  • 密度:
    1.36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
  • 重原子数:
    65
  • 可旋转键数:
    24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96
  • 氢给体数:
    12
  • 氢受体数:
    11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SDS

SDS:e41dcd8fb5b1c12cdb8fde004dd487cc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His-Cys-Lys-Phe-Trp-Trp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46H55N11O7S
分子式
: 906.06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眼睛接触
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建议的贮存温度: -20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酸,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HCKFWW4,6-二甲氧基-2-甲磺酰基嘧啶 在 DL-dithiothreitol 、 ammonium bicarbonat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A novel pyrimidine-based stable-isotope labeling reag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摘要:
    作为我们之前工作的延伸,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嘧啶基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d0]-/[d6]-4,6-二甲氧基-2-(甲基磺酰基)嘧啶(DMMSP),用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蛋白质进行比较定量。我们的一步标记策略结合了多种理想特性,如半胱氨酸特异性标记、信号放大和直接分析,只需最少的样品处理。所有这些特点不仅便于解释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还能确保快速、灵敏地进行 MS 分析。以半胱氨酸、含 Cys 肽和溶菌酶消化液为模型样品,建立了标记方法,并在随后的定量分析试验应用中实现了高可信度、高准确度、高效率和高重现性。DMMSP 标记策略的应用有望为比较蛋白质组研究,尤其是低丰度蛋白质的分析提供一个强大的新工具。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02/jms.12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andem MS Analysis of Selenamide-Derivatized Peptide Ions
    作者:Yun Zhang、Hao Zhang、Weidong Cui、Hao Chen
    DOI:10.1007/s13361-011-0170-4
    日期:2011.9.1
    Our previous study showed that selenamide reagents such as ebselen and N-(phenylseleno)phthalimide (NPSP) can be used for selective and rapid derivatization of protein/peptide thiols in high conversion yield.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MS/MS dissociation behaviors of selenamide-derivatized peptide ions upon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CID) and electron transfer dissociation (ETD). In the positive ion mode, derivatized peptide ions exhibit tag-dependent CID dissociation pathways. For instance, ebselen-derivatized peptide ions preferentially undergo Se–S bond cleavage upon CID to produce a characteristic fragment ion, the protonated ebselen (m/z 276), which allows selec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iol peptides from protein digest as well as selective detection of thiol proteins from protein mixture using precursor ion scan (PIS). In contrast, NPSP-derivatized peptide ions retain their phenylselenenyl tags during CID, which is useful in sequencing peptides and locating cysteine residues. In the negative ion CID mode, both types of tags are preferentially lost via the Se–S cleavage, analogous to the S–S bond cleavage during CID of disulfide-containing peptide anion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venience in preparing selenamide-derivatized peptides and the similarity of Se–S of the tag to the S–S bond, we also examined ETD of the derivatized peptide ions to probe the mechanism for electron-based ion dissociation. Interestingly, facile cleavage of Se–S bond occurs to the peptide ions carrying either protons or alkali metal ions, while backbone cleavage to form c/z ions is severely inhibited. Thes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Utah-Washington mechanism proposed for depicting electron-based ion dissociation processes.
    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酰胺试剂如依布硒啉和N-(苯基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PSP)可用于蛋白质/肽醇的选择性、快速衍生化,且转化率高。本文报道了酰胺衍生肽离子在碰撞诱导解离 (CID) 和电子转移解离 (ETD) 下的 MS/MS 解离行为的系统研究。在正离子模式下,衍生肽离子表现出标签依赖性 CID 解离途径。例如,依布硒啉衍生的肽离子在 CID 上优先经历 Se-S 键裂解,产生特征片段离子,即质子化的依布硒啉 (m/z 276),它可以选择性识别蛋白质消化物中的醇肽,并选择性检测使用前体离子扫描 (PIS) 从蛋白质混合物中提取醇蛋白。相比之下,NPSP 衍生的肽离子在 CID 过程中保留其苯基基标签,这对于肽测序和定位半胱酸残基非常有用。在负离子 CID 模式下,两种类型的标签都会优先通过 Se-S 裂解而丢失,类似于含二键的肽阴离子 CID 期间的 S-S 键裂解。考虑到制备酰胺衍生肽的便利性以及标签中Se-S与S-S键的相似性,我们还检查了衍生肽离子的ETD,以探讨基于电子的离子解离机制。有趣的是,携带质子或碱属离子的肽离子容易发​​生 Se-S 键的断裂,而形成 c/z 离子的主链断裂则受到严重抑制。这些结果与为描述基于电子的离子解离过程而提出的犹他-华盛顿机制一致。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