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hydroxyproline | 151133-7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hydroxyproline
英文别名
2-Prolinol;2-hydroxypyrrolidine-2-carboxylic acid
2-hydroxyproline化学式
CAS
151133-79-8
化学式
C5H9NO3
mdl
——
分子量
131.131
InChiKey
JNKCXIWJIVUIM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6.4±42.0 °C(Predicted)
  • 密度:
    1.41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69.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亮氨酸2-hydroxyprolineN-A-(2,4-二硝基-5-氟苯基)-L-丙氨酸碳酸氢钠盐酸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L-DAA-L-Leu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芽孢杆菌属的三种生物活性环状二肽。与致病性线虫相关的N株。
    摘要:
    在我们继续寻找蜡状芽孢杆菌与昆虫病原线虫(EPN)相关的新的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时,三个环二肽(CDP),环(L-Leu-D-Arg)(1),环(2-羟基-Pro-从蜡状芽孢杆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纯化L-Leu)(2)和环(L-Val-L-Pro)(3)。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1D,2D NMR和HR-ESI-MS鉴定。Cyclo(L-Leu-D-Arg)表现出最佳的抗真菌活性,对新隐球菌(1杯/ mL)的抗真菌活性最高,比标准的抗真菌剂两性霉素B. MTT(3-(4,5- (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溴化铵)分析法被用于发现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而环(L-Leu-D-Arg)记录了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显着活性(IC50值:除了环(L-Val-L-Pro)以外,最多50μM的抗人正常细胞(在皮肤(FS)正常成纤维细胞之前)和25个环二肽都没有记录到对正常人细胞的
    DOI:
    10.1016/j.peptides.2013.11.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L-脯氨酸盐酸potass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67h, 生成 2-hydroxypr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等度HPLC亚硝化和氨基酸衍生物的分析
    摘要: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表征N 2 O 3对经典氨基酸的亚硝化作用。氨基酸亚硝化会形成主要为α-羟基的酸,这些酸适用于等度HPLC分析以及随后对生物样品中氨基酸的定量。该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例如发酵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因为α-羟基酸可以与多种其他有机底物和产物平行进行定量。氨基酸在酸性KNO 2中转化为相应的α-羟基酸解决方案。通过添加NaOH终止反应,并通过等度HPLC分离α-羟基酸,并通过折射率或UV吸收检测进行定量。对18种经典氨基酸进行亚硝化;甘氨酸,大号丙氨酸,大号-缬氨酸,大号l-亮氨酸,大号-异亮氨酸,大号-甲硫氨酸,大号-丝氨酸,大号-苏氨酸,大号天冬酰胺,大号谷氨酰胺,大号天冬氨酸,大号谷氨酸,大号-脯氨酸,L-半胱氨酸,L-苯丙氨酸,L-赖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形成可检测的亚硝化产物。然而,L-赖氨酸需要在96 mM甲酸中孵育才能产生可​​检测的产物,而L-苯丙氨酸必须在120
    DOI:
    10.1039/c5ra25854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trosation and analysis of amino acid derivatives by isocratic HPLC
    作者:Songül Ulusoy、Halil Ibrahim Ulusoy、Daniel Pleissner、Niels Thomas Eriksen
    DOI:10.1039/c5ra25854e
    日期:——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nitrosation of the classical amino acids by N2O3. Nitrosation of amino acid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mainly α-hydroxy-acids that are suitable for isocratic HPLC analysis and subsequent quantification of amino acids in biological samples. Th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detection of amino acids in e.g. fermentation media as the α-hydroxy-acids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表征N 2 O 3对经典氨基酸的亚硝化作用。氨基酸亚硝化会形成主要为α-羟基的酸,这些酸适用于等度HPLC分析以及随后对生物样品中氨基酸的定量。该方法特别适用于检测例如发酵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因为α-羟基酸可以与多种其他有机底物和产物平行进行定量。氨基酸在酸性KNO 2中转化为相应的α-羟基酸解决方案。通过添加NaOH终止反应,并通过等度HPLC分离α-羟基酸,并通过折射率或UV吸收检测进行定量。对18种经典氨基酸进行亚硝化;甘氨酸,大号丙氨酸,大号-缬氨酸,大号l-亮氨酸,大号-异亮氨酸,大号-甲硫氨酸,大号-丝氨酸,大号-苏氨酸,大号天冬酰胺,大号谷氨酰胺,大号天冬氨酸,大号谷氨酸,大号-脯氨酸,L-半胱氨酸,L-苯丙氨酸,L-赖氨酸,L-酪氨酸和L-色氨酸形成可检测的亚硝化产物。然而,L-赖氨酸需要在96 mM甲酸中孵育才能产生可​​检测的产物,而L-苯丙氨酸必须在120
  • Three bioactive cyclic dipeptides from the Bacillus sp. N strain associated with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作者:Sasidharan Kumar Nishanth、Bala Nambisan、C. Dileep
    DOI:10.1016/j.peptides.2013.11.017
    日期:2014.3
    our search for new bio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Bacillus cereus associated with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EPN), three cyclic dipeptides (CDPs), cyclo(L-Leu-D-Arg) (1), cyclo(2-hydroxy-Pro-L-Leu) (2), and cyclo(L-Val-L-Pro) (3) were purifi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B. cereu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s was identified by 1D, 2D NMR and HR-ESI-MS. Cyclo(L-Leu-D-Arg) recorded
    在我们继续寻找蜡状芽孢杆菌与昆虫病原线虫(EPN)相关的新的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时,三个环二肽(CDP),环(L-Leu-D-Arg)(1),环(2-羟基-Pro-从蜡状芽孢杆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纯化L-Leu)(2)和环(L-Val-L-Pro)(3)。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1D,2D NMR和HR-ESI-MS鉴定。Cyclo(L-Leu-D-Arg)表现出最佳的抗真菌活性,对新隐球菌(1杯/ mL)的抗真菌活性最高,比标准的抗真菌剂两性霉素B. MTT(3-(4,5- (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溴化四溴化铵)分析法被用于发现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而环(L-Leu-D-Arg)记录了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显着活性(IC50值:除了环(L-Val-L-Pro)以外,最多50μM的抗人正常细胞(在皮肤(FS)正常成纤维细胞之前)和25个环二肽都没有记录到对正常人细胞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