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fluoro-2-nitro-1-(2-propenyloxy)benzene | 164075-3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fluoro-2-nitro-1-(2-propenyloxy)benzene
英文别名
1-(allyloxy)-3-fluoro-2-nitrobenzene;1-fluoro-2-nitro-3-prop-2-enoxybenzene
3-fluoro-2-nitro-1-(2-propenyloxy)benzene化学式
CAS
164075-35-8
化学式
C9H8FNO3
mdl
——
分子量
197.166
InChiKey
VUOBRWVVEYLCN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fluoro-2-nitro-1-(2-propenyloxy)benzene盐酸二甲基硫硫酸铁粉臭氧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75h, 生成 7-amino-6-fluorobenzo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N4-未取代的N1-芳基哌嗪作为高亲和力的5-HT1A受体配体。
    摘要:
    为了探索对高5-HT1A亲和力的结构要求,合成了一系列芳基取代的N1-苯基哌嗪并评估了其从大鼠额叶皮层特定结合位点置换[3H] -8-OH-DPAT的能力。匀浆。我们发现2-甲氧基取代是有利的,而4-甲氧基取代对5-HT1A亲和力是有害的。除吡咯环外,对于所有研究的化合物,在2,3-位上用退火环取代非常有利。此类杂双环苯基哌嗪类中的所有其他取代基(氟基除外)按以下顺序降低亲和力:邻位>对位>间位。邻位和对位失去亲和力可能是由于空间因素:取代基或者与受体引起空间位阻,或者阻止化合物采用适当的构象与5-HT1A受体结合。构象分析与结构亲和性关系(SAR)结合表明,我们的芳基哌嗪可能以几乎共面的构象结合在5-HT1A受体上。在我们的5-HT1A受体模型中观察到的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似乎与SAR数据一致。芳基哌嗪部分的芳族部分分别与螺旋IV和VI中的芳族残基Trp161和Phe362具有pi-pi相互
    DOI:
    10.1021/jm00011a014
  • 作为产物:
    描述:
    2-硝基-3-氟苯酚3-溴丙烯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9.22 g的产率得到3-fluoro-2-nitro-1-(2-propenyloxy)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N4-未取代的N1-芳基哌嗪作为高亲和力的5-HT1A受体配体。
    摘要:
    为了探索对高5-HT1A亲和力的结构要求,合成了一系列芳基取代的N1-苯基哌嗪并评估了其从大鼠额叶皮层特定结合位点置换[3H] -8-OH-DPAT的能力。匀浆。我们发现2-甲氧基取代是有利的,而4-甲氧基取代对5-HT1A亲和力是有害的。除吡咯环外,对于所有研究的化合物,在2,3-位上用退火环取代非常有利。此类杂双环苯基哌嗪类中的所有其他取代基(氟基除外)按以下顺序降低亲和力:邻位>对位>间位。邻位和对位失去亲和力可能是由于空间因素:取代基或者与受体引起空间位阻,或者阻止化合物采用适当的构象与5-HT1A受体结合。构象分析与结构亲和性关系(SAR)结合表明,我们的芳基哌嗪可能以几乎共面的构象结合在5-HT1A受体上。在我们的5-HT1A受体模型中观察到的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似乎与SAR数据一致。芳基哌嗪部分的芳族部分分别与螺旋IV和VI中的芳族残基Trp161和Phe362具有pi-pi相互
    DOI:
    10.1021/jm00011a0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BENZIMIDAZOLE COMPOUNDS AS AGRICULTURAL CHEMICALS<br/>[FR] COMPOSÉS DE BENZIMIDAZOLE UTILISÉS EN TANT QUE PRODUITS CHIMIQUES AGRICOLES
    申请人:REDAG CROP PROT LTD
    公开号:WO2019077344A1
    公开(公告)日:2019-04-25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substituted benzimidazoles of formula (I) and related compounds which are of use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as fungicides.
    本发明涉及式(I)的取代苯并咪唑和相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农业领域作为杀菌剂有用。
  • FUSED BICYCLIC DERIVATIVES OF 2,4-DIAMINOPYRIMIDINE AS ALK AND c-MET INHIBITORS
    申请人:Ahmed Gulzar
    公开号:US20090221555A1
    公开(公告)日:2009-09-03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or II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form thereof, wherein R 1 , R 2 , R 3 , R 4 , R 5 , A 1 , A 2 , A 3 , A 4 , and A 5 , are as defined herein. Th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or II have ALK and/or c-Met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may be used to treat proliferative disorders.
    本发明提供公式I或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形式,其中R1、R2、R3、R4、R5、A1、A2、A3、A4和A5如本文所定义。公式I或II化合物具有ALK和/或c-Met抑制活性,可用于治疗增殖性疾病。
  • Fused Bicyclic Derivatives of 2,4-Diaminopyrimidine as ALK and c-MET Inhibitors
    申请人:Ahmed Gulzar
    公开号:US20120165519A1
    公开(公告)日:2012-06-28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or II or a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 form thereof, wherein R 1 , R 2 , R 3 , R 4 , R 5 , A 1 , A 2 , A 3 , A 4 , and A 5 , are as defined herein. The compounds of formula I or II have ALK and/or c-Met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may be used to treat proliferative disorders.
    本发明提供了式I或I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形式,其中R1、R2、R3、R4、R5、A1、A2、A3、A4和A5如本文所定义。式I或II的化合物具有ALK和/或c-Met抑制活性,并可用于治疗增生性疾病。
  • FUSED BICYCLIC DERIVATIVES OF 2,4-DIAMINOPYRIMIDINE AS ALK AND C-MET INHIBITORS
    申请人:Cephalon, Inc.
    公开号:EP2222647A1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 Fused bicyclic derivatives of 2,4-diaminopyrimidine as alk and C-met inhibitors
    申请人:Cephalon, Inc.
    公开号:EP2684874B1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