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dichloro-2-methyl-1-phenylpropane | 91069-4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chloro-2-methyl-1-phenylpropane
英文别名
(2,3-Dichloro-2-methylpropyl)benzene
2,3-dichloro-2-methyl-1-phenylpropane化学式
CAS
91069-43-1
化学式
C10H12Cl2
mdl
——
分子量
203.111
InChiKey
YOELBIIRVBIGL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80-82 °C(Press: 1 Torr)
  • 密度:
    1.1481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3-苯基-1-丙烯Iron(III) nitrate nonahydrate 、 Selectfluor 、 sod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73 %的产率得到2,3-dichloro-2-methyl-1-phenyl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和自由基配体转移实现烯烃的光催化、模块化双官能化
    摘要:
    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是一种机械策略,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利用地球上丰富的元素来获取各种开壳物种,并且近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 LMCT 反应性驱动的许多反应流形中,烯烃模块化双官能化的通用催化方案仍然未知。利用铁催化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和自由基配体转移(RLT)的协同合作,我们报告了一种光催化、模块化的烯烃双官能化,使用廉价的铁盐催化充当自由基引发剂和终止剂。此外,氟原子转移试剂的策略性使用允许烯烃的一般氟氯化,提供了使用地球丰富元素光催化形成卤间化合物的第一个例子。本研究证明了将正交亲核试剂(TMSN 3和 NaCl)直接转化为相应的开壳自由基物种的广泛范围、温和条件和多功能性,为催化接触连位二叠氮和同/异二卤化物基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这些功能是药物和材料化学中重要的前体/中间体。初步机理研究支持这些转化的根本性质,揭示了串联 LMCT/RLT 作为催化烯烃双官能化的强大反应流形。
    DOI:
    10.1039/d3sc0523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s of arene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s with 3-chloro-2-methylpropen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chloride, bromide, and thiocyanate
    作者:P. M. Gorbovoi、G. N. Tulaidan、B. D. Grishchuk
    DOI:10.1134/s1070363208010222
    日期:2008.1
    Arene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s reacted with 3-chloro-2-methylpropene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chloride, bromide, and thiocyanate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1-aryl-3-chloro-2-halo(thiocyanato)-2-methylpropanes. The presence of a copper sal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reaction to occur. The yields of the corresponding 1-aryl-3-chloro-2-halo-2-methylpropanes in the Meerwein reaction were approximately twice as low. Introduction of a methyl group to C2 in the 3-chloropropene molecule does not change the reaction regioselectivity.
    在氯化钾、溴化物和硫氰酸盐的存在下,四氟硼酸阿伦迭氮鎓与 3-氯-2-甲基丙烯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 1-芳基-3-氯-2-卤(硫氰酸根)-2-甲基丙烷。铜盐的存在是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在 Meerwein 反应中,相应的 1-芳基-3-氯-2-卤代-2-甲基丙烷的产率大约低两倍。在 3-氯丙烯分子的 C2 中引入一个甲基不会改变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 JPS5936627A
    申请人:——
    公开号:JPS5936627A
    公开(公告)日:1984-02-28
  • JPS5936629A
    申请人:——
    公开号:JPS5936629A
    公开(公告)日:1984-02-28
  • US4863642A
    申请人:——
    公开号:US4863642A
    公开(公告)日:1989-09-05
  • Photocatalytic, modular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es enabled by ligand-to-metal charge transfer and radical ligand transfer
    作者:Kang-Jie Bian、David Nemoto、Xiao-Wei Chen、Shih-Chieh Kao、James Hooson、Julian G. West
    DOI:10.1039/d3sc05231a
    日期:——
    reaction manifolds driven by LMCT reactivity, a general and catalytic protocol for modular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es remains unknown. Leveraging the synergistic cooperation of iron-catalyzed ligand-to-metal charge transfer and radical ligand transfer (RLT), here we report a photocatalytic, modular difunctionalization of alkenes using inexpensive iron salts catalytically to function as both radical initiator
    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是一种机械策略,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利用地球上丰富的元素来获取各种开壳物种,并且近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 LMCT 反应性驱动的许多反应流形中,烯烃模块化双官能化的通用催化方案仍然未知。利用铁催化配体到金属电荷转移和自由基配体转移(RLT)的协同合作,我们报告了一种光催化、模块化的烯烃双官能化,使用廉价的铁盐催化充当自由基引发剂和终止剂。此外,氟原子转移试剂的策略性使用允许烯烃的一般氟氯化,提供了使用地球丰富元素光催化形成卤间化合物的第一个例子。本研究证明了将正交亲核试剂(TMSN 3和 NaCl)直接转化为相应的开壳自由基物种的广泛范围、温和条件和多功能性,为催化接触连位二叠氮和同/异二卤化物基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这些功能是药物和材料化学中重要的前体/中间体。初步机理研究支持这些转化的根本性质,揭示了串联 LMCT/RLT 作为催化烯烃双官能化的强大反应流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