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fluoro-N-n-propylbenzamide | 304657-1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N-n-prop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2-fluoro-N-propylbenzamide
2-fluoro-N-n-prop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304657-12-3
化学式
C10H12FNO
mdl
MFCD01166384
分子量
181.21
InChiKey
UJNVPTNAUICCC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保留指数:
    1488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fluoro-N-n-propylbenzamideN-氯代丁二酰亚胺三氟甲磺酸 、 palladium diacetate 、 Selectfluor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9.0h, 以41%的产率得到2-chloro-6-fluoro-N-prop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区域和化学选择性C ?弱配位的H氯化/缺电子芳烃的溴化和相对方向基团能力的研究
    摘要:
    都是相对的:已经开发了一种实用而有效的Pd II催化的区域和化学选择性氯化/溴化反应,可轻松合成各种芳族氯化物。该反应显示出优异的反应活性,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高收率。进行了一项初步研究,以评估各种功能的相对指导能力。
    DOI:
    10.1002/anie.201300176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氟苯甲酸4-二甲氨基吡啶 、 zinc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N,N-二异丙基乙胺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28h, 生成 2-fluoro-N-n-prop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锌催化 N-苯甲酰胞嘧啶通过 C-N 键断裂的转酰胺基化和酯化
    摘要:
    我们利用N-苯甲酰胞嘧啶通过催化 C-N 键裂解进行有效的转酰胺基化和酯化。一锅法策略涉及仲酰胺与各种脂肪族或芳香族胺和醇在三氟甲磺酸锌和 DTBP 存在下反应,以优异的产率提供各种酰胺和酯。
    DOI:
    10.1039/d3ob0069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se-Promoted Chemodivergent Formation of 1,4-Benzoxazepin-5(4H)-ones and 1,3-Benzoxazin-4(4H)-ones Switched by Solvents
    作者:Qian Chen、Yunpeng Wang、Ruimao Hua
    DOI:10.3390/molecules24203773
    日期:——
    either 1,4-benzoxazepin-5(4H)-ones or 1,3-benzoxazin-4(4H)-ones in good yields with high selectivity, depending greatly upon the use of solvents. In the case of using DMSO, the intermolecular benzannulation produced seven-membered benzo-fused heterocycles of 1,4-benzoxazepin-5(4H)-ones, whereas in MeCN, the six-membered benzo-fused heterocycles of 1,3-benzoxazin-4(4H)-ones were formed. The KOH-promoted
    KOH 促进的邻氟苯甲酰胺与 2-propyn-1-ol 的化学发散苯环化可以以良好的收率提供 1,4-benzoxazin-5(4H)-ones 或 1,3-benzoxazin-4(4H)-ones高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剂的使用。在使用 DMSO 的情况下,分子间苯并环化产生 1,4-benzoxazep​​in-5(4H)-ones 的七元苯并稠合杂环,而在 MeCN 中,1,3-benzoxazin 的六元苯并稠合杂环形成了-4(4H)-一个。KOH 促进的苯环化反应最有可能是通过邻氟苯甲酰胺与 2-丙炔-1-醇的 C-F 亲核取代得到邻-[(2-丙炔基)氧基]苯甲酰胺中间体,该中间体在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七元或六元苯并稠合杂环。
  • 苯并氧氮杂七元环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清华大学
    公开号:CN10982462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氧氮杂七元环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式II所示邻氟苯甲酰胺化合物与式III所示丙炔醇化合物进行反应,即得到式I所示1,4‑苯并氧氮杂‑5(4H)‑酮衍生物;式I和式II中,R1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环烷基或H,R2为苯环上的单取代基,为H、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卤原子、硝基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式I和式III中,R3为H或甲基,R4为H或甲基。本发明反应的副产物只有,反应具有非常高的原子利用率。同时副产物氯化钾也可以通过分离得到,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 US7576117B1
    申请人:——
    公开号:US7576117B1
    公开(公告)日:2009-08-1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