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bis(trimethylsilyl)-7-oxybicyclo[3.3.0]hepta-1,4-dien-3-one)iron tricarbonyl | 154270-1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bis(trimethylsilyl)-7-oxybicyclo[3.3.0]hepta-1,4-dien-3-one)iron tricarbonyl
英文别名
triscarbonyl-(4,6-bis(trimethylsilyl)-1H-cyclopenta[c]furan-5(3H)-one)iron;[Fe(CO)3(C7H4O3(TMS)2)];4,6-Bis(trimethylsilyl)-1,3-dihydrocyclopenta[c]furan-5-one;carbon monoxide;iron
(2,4-bis(trimethylsilyl)-7-oxybicyclo[3.3.0]hepta-1,4-dien-3-one)iron tricarbonyl化学式
CAS
154270-11-8
化学式
C16H22FeO5Si2
mdl
——
分子量
406.366
InChiKey
KVBFVQNTNXVJE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3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9.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bis(trimethylsilyl)-7-oxybicyclo[3.3.0]hepta-1,4-dien-3-one)iron tricarbonyl氘代甲苯 为溶剂, 生成 [2,5-(SiMe3)2-3,4-(CH2OCH2)(η5-C4COH)]Fe(CO)2H
    参考文献:
    名称:
    凯西的铁-环戊二烯酮催化剂的手性衍生物光诱导的对映选择性加氢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使用均相铁(II)-环戊二烯酮-三羰基体系的手性改性衍生物(称为Casey催化剂)进行不对称酮氢化的第一个例子。为了合成手性改性催化剂,将三个羰基配体之一交换为手性亚磷酰胺。为此,应用使用三甲胺-N-氧化物的氧化脱羰或光解。还使用光解作用将三羰基铁预催化剂(以及类似地,二羰基亚磷酰胺络合物)转化为配位不饱和的二羰基(分别为单羰基)络合物,它们是酮加氢催化循环中的中间体。后一种物质的氢吸收提供了“负载”的氢化物,如1所示。1 H NMR光谱。因此,可以避免通过通常低产率的希伯反应制备敏感的氢化铁。相反,从空气稳定的羰基前体进入催化循环。在亚磷酰胺-羰基催化剂的氢化形式中,铁原子本身成为立体中心。NMR光谱证实了两种氢化物非对映异构体的产生。使用MonoPhos二羰基铁络合物,在苯乙酮的氢化过程中实现了中等对映选择性(高达31%ee)。
    DOI:
    10.1021/om200459s
  • 作为产物:
    描述:
    diiron nonacarbonyl 、 bis<3-(trimethylsilyl)-2-propinyl>aether甲苯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2,4-bis(trimethylsilyl)-7-oxybicyclo[3.3.0]hepta-1,4-dien-3-one)iron tricarbonyl
    参考文献:
    名称:
    双功能(环戊二烯酮)铁-三羰基配合物:合成,计算研究及在还原胺化中的应用
    摘要:
    氢气压力下的还原胺化是有机化学中从醛或酮中获取胺衍生物的重要过程。Knölker的络合物已被证明是该反应中有效的铁催化剂。为了确定取代基对环戊二烯酮辅助配体的影响,合成了一系列改性的克诺尔配合物,并进行了充分表征。这些配合物也被转化为类似的乙腈-二羰基铁配合物。在模型反应中评估并比较了这些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还报道了该反应的范围。为了获得机械方面的见识,还进行了氘标记实验和DFT计算。
    DOI:
    10.1002/chem.201302432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凯西的铁-环戊二烯酮催化剂的手性衍生物光诱导的对映选择性加氢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使用均相铁(II)-环戊二烯酮-三羰基体系的手性改性衍生物(称为Casey催化剂)进行不对称酮氢化的第一个例子。为了合成手性改性催化剂,将三个羰基配体之一交换为手性亚磷酰胺。为此,应用使用三甲胺-N-氧化物的氧化脱羰或光解。还使用光解作用将三羰基铁预催化剂(以及类似地,二羰基亚磷酰胺络合物)转化为配位不饱和的二羰基(分别为单羰基)络合物,它们是酮加氢催化循环中的中间体。后一种物质的氢吸收提供了“负载”的氢化物,如1所示。1 H NMR光谱。因此,可以避免通过通常低产率的希伯反应制备敏感的氢化铁。相反,从空气稳定的羰基前体进入催化循环。在亚磷酰胺-羰基催化剂的氢化形式中,铁原子本身成为立体中心。NMR光谱证实了两种氢化物非对映异构体的产生。使用MonoPhos二羰基铁络合物,在苯乙酮的氢化过程中实现了中等对映选择性(高达31%ee)。
    DOI:
    10.1021/om200459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opentadienone–NHC iron(0) complexes as low valent electrocatalysts for water oxidation
    作者:Andrea Cingolani、Isacco Gualandi、Erika Scavetta、Cristiana Cesari、Stefano Zacchini、Domenica Tonelli、Valerio Zanotti、Paola Franchi、Marco Lucarini、Emilia Sicilia、Gloria Mazzone、Daniele Nanni、Rita Mazzoni
    DOI:10.1039/d0cy02329a
    日期:——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table molecular iron electrocatalysts able to work with low overpotential in the oxidation of water to molecular oxygen is an essential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energy applications. Our group has recently developed stable iron(0) N-heterocyclic carbene (NHC) complexes bearing a non-innocent cyclopentadienone (CpO) ligand. This peculiar ligands combination is herein exploited
    能够在水氧化为分子氧的过程中以低超电势工作的稳定分子铁电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是可持续能源应用的一项重要挑战。我们小组最近开发了带有非纯净的环戊二烯酮(Cp O)配体的稳定的铁(0)N-杂环卡宾(NHC)配合物。这种独特的配体组合在本文中用于调节相应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NHC在合适的电位区域调节阳极过程,以将水氧化为O 2,而环戊二烯酮则通过自由基配合物的形成促进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1˙)。这些配体对铁络合物的协同作用使它们首次适合用作水氧化的低价电催化剂。在添加KOH的水/ THF中测定电催化活性。就TOF(高达52 s -1)和超电势(320 mV)而言,复合物1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和竞争效率。
  • Earth-abundant photocatalytic systems for the visible-light-driven reduction of CO<sub>2</sub> to CO
    作者:Alonso Rosas-Hernández、Christoph Steinlechner、Henrik Junge、Matthias Beller
    DOI:10.1039/c6gc03527b
    日期:——

    A highly selective earth-abundant photocalytic system, based on an in situ copper photosensitizer and an iron catalyst, was developed for the CO2-to-CO transformation.

    一个高选择性的、基于原位铜光敏剂和铁催化剂的丰富地球元素光催化系统被开发用于二氧化碳到一氧化碳的转化。
  • Bifunctional (Cyclopentadienone)Iron-Tricarbonyl Complexes: Synthesis, Computational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in Reductive Amination
    作者:Solenne Moulin、Hélène Dentel、Anastassiya Pagnoux-Ozherelyeva、Sylvain Gaillard、Albert Poater、Luigi Cavallo、Jean-François Lohier、Jean-Luc Renaud
    DOI:10.1002/chem.201302432
    日期:2013.12.23
    Reductive amination under hydrogen pressure is a valuable process in organic chemistry to access amine derivatives from aldehydes or ketones. Knölker’s complex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efficient iron catalyst in this reaction.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stituents on the cyclopentadienone ancillary ligand, a series of modified Knölker’s complexes was synthesised and fully characterised. These
    氢气压力下的还原胺化是有机化学中从醛或酮中获取胺衍生物的重要过程。Knölker的络合物已被证明是该反应中有效的铁催化剂。为了确定取代基对环戊二烯酮辅助配体的影响,合成了一系列改性的克诺尔配合物,并进行了充分表征。这些配合物也被转化为类似的乙腈-二羰基铁配合物。在模型反应中评估并比较了这些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还报道了该反应的范围。为了获得机械方面的见识,还进行了氘标记实验和DFT计算。
  • Light-Induced Enant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Using Chiral Derivatives of Casey’s Iron–Cyclopentadienone Catalyst
    作者:Albrecht Berkessel、Sebastian Reichau、Adrian von der Höh、Nicolas Leconte、Jörg-M. Neudörfl
    DOI:10.1021/om200459s
    日期:2011.7.25
    reaction could be avoided. Instead, the catalytic cycle is accessed from air-stable carbonyl precursors. In the hydridic form of the phosphoramidite–carbonyl catalysts, the iron atom itself becomes a stereocenter. NMR spectroscopy confirmed the generation of two hydride diastereomers. With the MonoPhos iron dicarbonyl complex, moderate enantioselectivity (up to 31% ee) was achieved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我们在此报告了使用均相铁(II)-环戊二烯酮-三羰基体系的手性改性衍生物(称为Casey催化剂)进行不对称酮氢化的第一个例子。为了合成手性改性催化剂,将三个羰基配体之一交换为手性亚磷酰胺。为此,应用使用三甲胺-N-氧化物的氧化脱羰或光解。还使用光解作用将三羰基铁预催化剂(以及类似地,二羰基亚磷酰胺络合物)转化为配位不饱和的二羰基(分别为单羰基)络合物,它们是酮加氢催化循环中的中间体。后一种物质的氢吸收提供了“负载”的氢化物,如1所示。1 H NMR光谱。因此,可以避免通过通常低产率的希伯反应制备敏感的氢化铁。相反,从空气稳定的羰基前体进入催化循环。在亚磷酰胺-羰基催化剂的氢化形式中,铁原子本身成为立体中心。NMR光谱证实了两种氢化物非对映异构体的产生。使用MonoPhos二羰基铁络合物,在苯乙酮的氢化过程中实现了中等对映选择性(高达31%ee)。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4-(氨基甲基)氧杂-3-醇 钨,三氯羰基二(四氢呋喃)- 苏-4-羟基-5-甲氧基-3-甲基四氢呋喃-3-甲醇 艾瑞布林中间体 甲基NA酸酐 甲基3-脱氧-D-赤式-呋喃戊糖苷 甲基2,5-脱水-3-脱氧-4-O-甲基戊酮酸酯 甲基-2,3-二脱氧-3-氟-5-O-新戊酰基-alpha-D-赤式戊呋喃糖苷 甲基(2S,5R)-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2R,5S)-5-(氯乙酰基)四氢-2-呋喃羧酸酯 甲基(1S)-3-硝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2-羧酸酯 球二孢菌素 环戊二烯基二羰基(四氢呋喃)铁(II)四氟硼酸 环十二碳六烯并[c]呋喃-1,1,3,3-四甲腈,十二氢- 环丁基-n-((四氢呋喃-2-基)甲基)甲胺 溴化镧水合物 溴三羰基(四氢呋喃)r(I)二聚体 氯化镁四氢呋喃聚合物 氯化锌四氢呋喃配合物(1:2) 氯化铪(IV)四氢呋喃络合物 氯化钪四氢呋喃配合物 氨基甲酸,四氢-3,5-二甲基-3-呋喃基酯 正丁基(3-氰基氧杂-3-基)氨基甲酸酯 四氢糠醇氧化钡 四氢糠基乙烯基醚 四氢呋喃钠 四氢呋喃钛酸钡(IV) 四氢呋喃溴化镁 四氢呋喃基-2-乙基酮 四氢呋喃-3-羰酰氯 四氢呋喃-3-磺酰氯 四氢呋喃-3-硼酸 四氢呋喃-3-乙酸 四氢呋喃-3,3,4,4-D4 四氢呋喃-2-羧酸-(2-乙基己基酯) 四氢呋喃-2-甲酸 (3-甲基氨基丙基)酰胺 四氢呋喃-2'-基醚 四氢-N-(3-氰基丙基)-N-甲基呋喃甲酰胺 四氢-N,N-二甲基-2-呋喃甲胺 四氢-5-甲基-5-(4-甲基-3-戊烯基)-2-呋喃醇 四氢-3-甲基-3-羟基呋喃 四氢-3-呋喃羧酰胺 四氢-3-呋喃甲酰肼 四氢-3,4-呋喃二胺 四氢-3,4-呋喃二胺 四氢-2-呋喃胺 四氢-2-呋喃羧酰胺 四氢-2-呋喃甲脒 四氢-2-呋喃乙醛 呋喃,四氢-2-[1-(甲硫基)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