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1-[(3S,4R,8S,10R,12R)-6,6-ditert-butyl-10-[(1S,2R)-2-phenylcyclohexyl]oxy-2,5,7,11-tetraoxa-1-aza-6-silatricyclo[6.3.1.04,12]dodecan-3-yl]ethyl] methanesulfonate | 225113-2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1-[(3S,4R,8S,10R,12R)-6,6-ditert-butyl-10-[(1S,2R)-2-phenylcyclohexyl]oxy-2,5,7,11-tetraoxa-1-aza-6-silatricyclo[6.3.1.04,12]dodecan-3-yl]ethyl] methanesulfonate
英文别名
——
[(1R)-2-[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1-[(3S,4R,8S,10R,12R)-6,6-ditert-butyl-10-[(1S,2R)-2-phenylcyclohexyl]oxy-2,5,7,11-tetraoxa-1-aza-6-silatricyclo[6.3.1.04,12]dodecan-3-yl]ethyl] methanesulfonate化学式
CAS
225113-20-2
化学式
C35H61NO9SSi2
mdl
——
分子量
728.108
InChiKey
JXKGRTRUDOKUCY-LKOZVEE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57
  • 重原子数:
    48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11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astanospermine、(+)-6-Epicastanospermine、(+)-Australine 和 (+)-3-Epiaustraline 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强效糖苷酶抑制剂栗精胺 ((+)-1)、6-表栗精胺 ((+)-2)、australine ((+)-3) 和 3-epiaustraline ((+)-4) 的全合成. 吲哚里西啶生物碱 (+)-1 和 (+)-2 的合成分八步完成,2,5-二氢呋喃的总产率为 18% 和 24%,而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3 和 (+)- 4 以 17% 和 22% 的总产率从相同的起始材料以 9 步顺序获得。这四种天然产物来自一种常见的中间体亚硝基缩醛 (-)-31,它是在关键步骤中通过硅缩醛硝基烯烃 18 和手性之间的不对称串联 [4 + 2]/[3 + 2] 环加成反应生成的。乙烯基醚 (+)-23。访问 5,5- 和 5 的能力,6-稠合双环系统是在四种高度官能化的亚硝基缩醛氢解过程中成功的原位 N-烷基化策略的结果。一种新型的 silaketal 系链提供了卓越的非对映控制水平和 p.
    DOI:
    10.1021/ja982997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astanospermine、(+)-6-Epicastanospermine、(+)-Australine 和 (+)-3-Epiaustraline 的对映选择性全合成
    摘要:
    描述了强效糖苷酶抑制剂栗精胺 ((+)-1)、6-表栗精胺 ((+)-2)、australine ((+)-3) 和 3-epiaustraline ((+)-4) 的全合成. 吲哚里西啶生物碱 (+)-1 和 (+)-2 的合成分八步完成,2,5-二氢呋喃的总产率为 18% 和 24%,而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3 和 (+)- 4 以 17% 和 22% 的总产率从相同的起始材料以 9 步顺序获得。这四种天然产物来自一种常见的中间体亚硝基缩醛 (-)-31,它是在关键步骤中通过硅缩醛硝基烯烃 18 和手性之间的不对称串联 [4 + 2]/[3 + 2] 环加成反应生成的。乙烯基醚 (+)-23。访问 5,5- 和 5 的能力,6-稠合双环系统是在四种高度官能化的亚硝基缩醛氢解过程中成功的原位 N-烷基化策略的结果。一种新型的 silaketal 系链提供了卓越的非对映控制水平和 p.
    DOI:
    10.1021/ja982997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