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dibenzyl-siletane | 54600-1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dibenzyl-siletane
英文别名
1,1-Di(phenylmethyl)-1-silacyclobutane;1,1-dibenzylsiletane
1,1-dibenzyl-siletane化学式
CAS
54600-11-2
化学式
C17H20Si
mdl
——
分子量
252.431
InChiKey
LNOAIEHVEMFCJ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65.2±31.0 °C(Predicted)
  • 密度:
    1.0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dibenzyl-siletane 、 palladium diacetate 、 2-二环己膦基-2'-(N,N-二甲胺)-联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93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Pd 通过 Si-C 活化催化分子间 Si-O 形成
    摘要:
    由于硅烷醇、甲硅烷基醚及其衍生物在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普遍存在,非常需要开发具有 100% 原子经济性、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和温和条件下广泛范围的高效 Si-O 键形成反应。 。在这里,我们使用硅杂环丁烷(SCB)和各种含羟基底物(包括水、醇、酚和硅烷醇),通过 Si-C 活化方法实现了 Pd 催化的 Si-O 形成反应,具有 100% 原子经济性。该方案具有底物范围广、功能相容性好、条件温和等特点,能够高效地提供一系列硅烷醇、硅醚。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还可用于选择性保护羟基官能团,以及获取一类含有 Si-O 主链的新型聚合物。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经历了钯催化的协同开环机制。
    DOI:
    10.1007/s11426-024-1951-0
  • 作为产物:
    描述:
    1,1-二氯硅基环丁烷 、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以 乙醚 为溶剂, 生成 1,1-dibenzyl-sile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Nametkin,N.S. et al.,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74, vol. 44, p. 1933 - 1936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u-catalyzed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S (Se)-containing functional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作者:Fei Wang、Ying Chen、Weidong Rao、Shu-Su Shen、Shun-Yi Wang
    DOI:10.1039/d2cc04512e
    日期:——
    A Cu-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 of four-membered silacyclobutanes (SCBs) and thiosulfonates to construct S (Se)-containing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was developed. The protocol shows a wide range of substrate scope, high functional group compatibility and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New C–S (Se) and Si–O bonds were constructed in one step.
    开发了 Cu 催化的四元硅杂环丁烷 (SCB) 和硫代磺酸盐的级联反应以构建含 S (Se) 的有机硅化合物。该协议显示了广泛的底物范围、高官能团相容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一步构建了新的 C-S (Se) 和 Si-O 键。
  • Nametkin,N.S. et al.,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74, vol. 44, p. 1933 - 1936
    作者:Nametkin,N.S. et al.
    DOI:——
    日期:——
  • 10.1007/s11426-024-1951-0
    作者:Liu, Shuang、Chen, Yu-Shu、Wu, Yichen、Wang, Peng
    DOI:10.1007/s11426-024-1951-0
    日期:——
    group tolerance, and broad scope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highly desired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silanol, silyl ether,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synthetic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Here, we have realized the Pd-catalyzed Si–O formation reaction via a Si–C activation approach with 100% atom-economy by employing silacyclobutanes (SCBs) and various hydroxy-containing substrates, including water, alcohols
    由于硅烷醇、甲硅烷基醚及其衍生物在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普遍存在,非常需要开发具有 100% 原子经济性、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和温和条件下广泛范围的高效 Si-O 键形成反应。 。在这里,我们使用硅杂环丁烷(SCB)和各种含羟基底物(包括水、醇、酚和硅烷醇),通过 Si-C 活化方法实现了 Pd 催化的 Si-O 形成反应,具有 100% 原子经济性。该方案具有底物范围广、功能相容性好、条件温和等特点,能够高效地提供一系列硅烷醇、硅醚。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还可用于选择性保护羟基官能团,以及获取一类含有 Si-O 主链的新型聚合物。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经历了钯催化的协同开环机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