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benzyl-4-(4-bromophenyl)-6-phenylpyrimidin-2-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benzyl-4-(4-bromophenyl)-6-phenylpyrimidin-2-amine
英文别名
——
N-benzyl-4-(4-bromophenyl)-6-phenylpyrimidin-2-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3H18BrN3
mdl
——
分子量
416.32
InChiKey
POXOURQUUCBRL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37.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醇盐酸胍1-(4-溴苯基)-1-乙醇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9%的产率得到N-benzyl-4-(4-bromophenyl)-6-phenylpyrimidin-2-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钌催化串联多组分环化/N-烷基化直接获得2-(N-烷基氨基)嘧啶
    摘要:
    2-( N-烷基氨基)嘧啶是重要的杂环,广泛存在于各种重要的药学药物中。在这里,我们公开了一种新的协同钌配合物催化直接从胍盐和醇串联多组分合成 2-( N-烷基氨基)嘧啶。反应通过醇的脱氢进行,然后是 C C 偶联和顺序 CN与胍和伯醇偶联,消除三当量的氢气。在这项工作中,无受体脱氢偶联 (ADC) 和借氢 (BH) 策略的应用在单个反应中完成。这种催化方法可以耐受多种底物。当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一些产品的制备规模合成得到证明。基于各种控制实验、机理研究和 DFT 计算,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催化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该催化方案合成了42 种新的 2-( N-烷基氨基)嘧啶。
    DOI:
    10.1016/j.jcat.2021.08.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ect access to 2-(N-alkylamino)pyrimidines via ruthenium catalyzed tandem multicomponent annulation/N-alkylation
    作者:Milan Maji、Ishani Borthakur、Saikat Guria、Suman Singha、Sabuj Kundu
    DOI:10.1016/j.jcat.2021.08.010
    日期:2021.10
    2-(N-alkylamino)pyrimidines are important heterocycles widely found in various pharmaceutically important drugs. Here, we have disclosed a new cooperative ruthenium complex catalyzed tandem multicomponent synthesis of 2-(N-alkylamino)pyrimidines directly from guanidine salt and alcohols. The reactions proceeded through the dehydrogenation of alcohols, followed by CC coupling and sequential CN coupling
    2-( N-烷基氨基)嘧啶是重要的杂环,广泛存在于各种重要的药学药物中。在这里,我们公开了一种新的协同钌配合物催化直接从胍盐和醇串联多组分合成 2-( N-烷基氨基)嘧啶。反应通过醇的脱氢进行,然后是 C C 偶联和顺序 CN与胍和伯醇偶联,消除三当量的氢气。在这项工作中,无受体脱氢偶联 (ADC) 和借氢 (BH) 策略的应用在单个反应中完成。这种催化方法可以耐受多种底物。当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一些产品的制备规模合成得到证明。基于各种控制实验、机理研究和 DFT 计算,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催化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该催化方案合成了42 种新的 2-( N-烷基氨基)嘧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