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4-ethyl-5-phenylfuran-3-yl)methanone | 1185446-7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4-ethyl-5-phenylfuran-3-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bis(4-ethyl-5-phenylfuran-3-yl)methanone
Bis(4-ethyl-5-phenylfuran-3-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1185446-72-3
化学式
C25H22O3
mdl
——
分子量
370.448
InChiKey
JQFHMVVAEUKIF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一氧化碳Ethyl 2-benzylallenoate甲醇双(乙腈)氯化钯(II)对苯醌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85%的产率得到Bis(4-ethyl-5-phenylfuran-3-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PdII催化的双(3-呋喃基)甲烷和3-呋喃甲酸甲酯的配体控制合成。
    摘要:
    已经研究了PdII催化的烯丙基酮的羰基化反应。羰基化二聚反应主要进行,得到双(3-呋喃基)甲烷2作为主要产物。DMSO的使用显着改变了反应过程,提供了3-呋喃羧酸甲酯3作为主要产物。DFT计算表明,DMSO稳定了甲醇配位的中间体,从而导致甲氧基羰基化。从相同的烯基酮底物上选择性合成呋喃2和3。
    DOI:
    10.1039/c9ob01189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II) catalyzed carbonylative dimerization of allenyl ketones: efficient synthesis of difuranylketones
    作者:Keisuke Kato、Tomoyuki Mochida、Hiroyuki Takayama、Masayuki Kimura、Hiroshi Moriyama、Akihito Takeshita、Yuichro Kanno、Yoshio Inouye、Hiroyuki Akita
    DOI:10.1016/j.tetlet.2009.06.016
    日期:2009.8
    catalyzed carbonylation of 1,2-allenyl ketones 1 in the presence of p-benzoquinone (1 equiv) under a CO atmosphere (balloon) afforded difuranylketones 4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Mechanistically, the electron-withdrawing nature of the acyl group should enhance the electrophilicity of the acylpalladium species B, and thus promote the oxypalladation of an additional molecule of 1, leading to the difuranyl
    在CO气氛(气球)下,在对苯甲醌(1当量)存在下,(II)催化1,2-烯基酮1的羰基化反应生成了二呋喃基酮4。从机理上讲,酰基的吸电子性质应增强酰基铝物种B的亲电性,从而促进另外一个分子1的氧化,从而生成二呋喃基酮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