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thylmercapto-2-ethyl-buttersaeure | 90201-2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thylmercapto-2-ethyl-buttersaeure
英文别名
2-Ethyl-2-ethylsulfanylbutanoic acid
2-Ethylmercapto-2-ethyl-buttersaeure化学式
CAS
90201-27-7
化学式
C8H16O2S
mdl
——
分子量
176.28
InChiKey
IMJOJHNEAZHUK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67.0±23.0 °C(Predicted)
  • 密度:
    1.04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6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alkyl-1, 4-dihydropyridines with PAF-antagonist activity
    申请人:ALTER, S.A.
    公开号:EP0325187A1
    公开(公告)日:1989-07-26
    4-alkyl-1,4-dihyropyridines, with PAF-antagonist activity, of formula (I) wherein R is saturated C₁-C₄, R′ is saturated C₁-C₆ alkyl which may be interrupted by an oxygen atom, or 2-tetrahydrofurfuryl and R² is saturated C₁-C₄ or phenyl, the compound wherein R is methyl, R′ is ethyl and R² is phenyl remain excluded, are described. The compounds (I) are prepared by: (a) reaction of (II) with (III); (b) reaction of (IV) with (V); (c) reaction of (VI) with (III) and with (VII); (d) reaction of (VIII) with (V) and with (VII); or (e) reaction of (VIII) with (VI) and with (VII)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a. The compounds (I) are useful due to their antagonist activity of the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具有 PAF-拮抗剂活性的式 (I) 的 4-烷基-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其中 R 是饱和 C₁-C₄,R′是饱和 C₁-C₆烷基,可被氧原子打断、或 2-四氢糠基且 R² 为饱和 C₁-C₄ 或苯基的化合物,不包括 R 为甲基、R′ 为乙基且 R² 为苯基的化合物。 化合物 (I) 的制备方法如下(a) (II) 与 (III) 反应;(b) (IV) 与 (V) 反应;(c) (VI) 与 (III) 和 (VII) 反应;(d) (VIII) 与 (V) 和 (VII) 反应;或 (e) (VIII) 与 (VI) 和 (VII) 在氨存在下反应。化合物(I)具有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活性,因此非常有用。
  • Substituted 2-Mercaptoisobutyramides and 2-Ethyl-2-mercaptobutyramides
    作者:H. Lehr、L. O. Randall、M. W. Goldberg
    DOI:10.1021/jm00340a003
    日期:1963.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