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双(羧甲基)氨基]己酸 | 58558-59-1

中文名称
6-[双(羧甲基)氨基]己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bis(carboxymethyl)-6-aminohexanoic acid
英文别名
Nitrilo-diessigsaeure-capronsaeure;6-[Bis(carboxymethyl)amino]hexanoic acid
6-[双(羧甲基)氨基]己酸化学式
CAS
58558-59-1
化学式
C10H17NO6
mdl
——
分子量
247.248
InChiKey
IPPPTEJXHANHI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07.2±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3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115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双(羧甲基)氨基]己酸phosphorus(III) oxide甲烷磺酸 作用下, 反应 6.0h, 以64.5%的产率得到6-[二(膦酰甲基)氨基]己酸
    参考文献:
    名称:
    [EN]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LPHA-AMINOALKYLENEPHOSPHONIC ACID
    [FR] PROCÉDÉ DE SYNTHÈSE D'ACIDE ALPHA-AMINOALKYLÈNEPHOSPHONIQUE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α-氨基烯基膦酸或其膦酸酯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混合含有一个P原子在氧化态(+111)和另一个P原子在氧化态(+111)或(+V)的P-O-P酸酐基团的化合物、氨基烷基羧酸和酸催化剂来形成反应混合物,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α-氨基烯基羧酸与P-O-P酸酐基团的当量比至少为0.2,并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所得的α-氨基烯基膦酸化合物或其酯。
    公开号:
    WO2014012990A1
  • 作为产物:
    描述:
    6-溴己酸甲酯sodium hydroxide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3.0h, 生成 6-[双(羧甲基)氨基]己酸
    参考文献:
    名称:
    α-取代的亚氨基二乙酸酯配体的合成:用于选择脂加氧酶模拟物的α-己二烯基衍生物
    摘要:
    亚氨基二乙酸(IDA)的衍生物作为金属离子的配体非常重要,在分离,传感,催化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报告描述两种类型的IDA衍生物(制备1,2),可以通过可变长度间隔基链被共价地连接至聚合物或蛋白质的表面。通过亚氨基二乙酸二甲酯与6-溴己酸的酯的N-烷基化和随后的选择性酯水解,可以容易地制备母体化合物1(R'= H)。选择具有潜在脂氧合酶活性的富含组氨酸的蛋白质需要具有α-二烯基侧链的IDA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IDA衍生物2的α-己二烯基侧链在(2,4-己二烯基乙酸酯)Fe(CO)3与甘氨酸衍生的TMS-烯醇酯的反应中被选择性引入。随后进行脱金属,然后进行N-羧甲基化,N-脱酰化,用六氯己酸三氯乙基酯进行N-烷基化和TCE-酯裂解,得到所需的α-己二烯基IDA衍生物2。与IDA酸1b形成酰胺表明,将IDA配体与聚合物和蛋白质缀合是可行的,而与衍生的IDA三酸1e的Ni(II)络合则显示了拴系的IDA配体的络合能力。
    DOI:
    10.1016/j.tet.2004.08.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lpha-aminoalkylenephosphonic acid
    申请人:Monsanto Technology LLC
    公开号:US10464958B2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related to a new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lpha-aminoalkylenephosphonic acid or its phosphonate esters comprising the steps of forming a reaction mixture by mixing a P—O—P anhydride moiety comprising compound, having one P-atom at the oxidation state (+III) and the other P-atom at the oxidation state (+III) or (+V), an aminoalkanecarboxylic acid and an acid catalyst, wherein said reaction mixture comprises an equivalent ratio of alpha-aminoalkylene carboxylic acid to P—O—P anhydride moieties of at least 0.2, and recovering the resulting alpha-aminoalkylene phosphonic acid compound or an ester thereof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α-基烷基膦酸或其膦酸酯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含化合物的P-O-P酸酐分子混合形成反应混合物、其中一个 P 原子处于氧化态 (+III),另一个 P 原子处于氧化态 (+III) 或 (+V),一种烷烃羧酸和一种酸催化剂,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 α-烷烃羧酸与 P-O-P 酸酐分子的当量比至少为 0.2,并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得到的α-基烷基膦酸化合物或其酯。
  • SHVEDAJTE, I. P.;CHEKUOLENE, L. V.;KAZLAUSKAS, D. A., TR. AN LITSSR, 1984, B, N 2/141, 35-39
    作者:SHVEDAJTE, I. P.、CHEKUOLENE, L. V.、KAZLAUSKAS, D. A.
    DOI:——
    日期:——
  •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ALPHA-AMINOALKYLENEPHOSPHONIC ACID
    申请人:Straitmark Holding AG
    公开号:EP2875035A1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