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E,4S)-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methyl-5-methylidenenon-2-enoate | 1447052-5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E,4S)-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methyl-5-methylidenenon-2-en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E,4S)-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methyl-5-methylidenenon-2-enoate化学式
CAS
1447052-51-8
化学式
C18H34O3Si
mdl
——
分子量
326.552
InChiKey
PTUAHUSJCDPWGT-VOGRQWB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4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2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E,4S)-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methyl-5-methylidenenon-2-enoat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470 mg的产率得到(S,E)-4-(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3-methyl-5-methylenenon-2-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天然产物中隐藏的对称性:Amphidinides C 和 F 的全合成
    摘要:
    通过使用共同的中间体来获得 C1-C8 和 C18-C25 部分,完成了 amphidinolide C 的全合成和第二代 amphidinolide F 的合成。描述了银催化的苯甲酸炔丙酯二醇环化的发展,以接近两个反式四氢呋喃环。详细介绍了 Felkin 控制的 2-锂-1,3-二烯基加成策略的演变,以纳入 C9-C11 二烯以及 C8 立构中心。讨论了砜烷基化/氧化脱硫连接主要亚基的关键控制方面,包括探索 C18 羰基基序的最佳掩蔽基团。Trost 不对称炔基化和炔酸酯的立体选择性铜酸酯加成已被开发用于快速构建 C26-C34 亚基。采用Tamura/Vedejs烯化来引入amphidnolides C和F的C26侧臂。事实证明,C15、C18 二酮基序的后期掺入对于全合成的成功竞争至关重要。
    DOI:
    10.1021/ja404796n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天然产物中隐藏的对称性:Amphidinides C 和 F 的全合成
    摘要:
    通过使用共同的中间体来获得 C1-C8 和 C18-C25 部分,完成了 amphidinolide C 的全合成和第二代 amphidinolide F 的合成。描述了银催化的苯甲酸炔丙酯二醇环化的发展,以接近两个反式四氢呋喃环。详细介绍了 Felkin 控制的 2-锂-1,3-二烯基加成策略的演变,以纳入 C9-C11 二烯以及 C8 立构中心。讨论了砜烷基化/氧化脱硫连接主要亚基的关键控制方面,包括探索 C18 羰基基序的最佳掩蔽基团。Trost 不对称炔基化和炔酸酯的立体选择性铜酸酯加成已被开发用于快速构建 C26-C34 亚基。采用Tamura/Vedejs烯化来引入amphidnolides C和F的C26侧臂。事实证明,C15、C18 二酮基序的后期掺入对于全合成的成功竞争至关重要。
    DOI:
    10.1021/ja404796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loiting Hidden Symmetry in Natural Products: Total Syntheses of Amphidinolides C and F
    作者:Subham Mahapatra、Rich G. Carter
    DOI:10.1021/ja404796n
    日期:2013.7.24
    The total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C and a second-generation synthesis of amphidinolide F have been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use of a common intermediate to access both the C1-C8 and the C18-C25 sec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a Ag-catalyzed cyclization of a propargyl benzoate diol is described to access both trans-tetrahydrofuran rings. The evolution of a Felkin-controlled, 2-lithio-1,3-dienyl addition
    通过使用共同的中间体来获得 C1-C8 和 C18-C25 部分,完成了 amphidinolide C 的全合成和第二代 amphidinolide F 的合成。描述了银催化的苯甲酸炔丙酯二醇环化的发展,以接近两个反式四氢呋喃环。详细介绍了 Felkin 控制的 2-锂-1,3-二烯基加成策略的演变,以纳入 C9-C11 二烯以及 C8 立构中心。讨论了砜烷基化/氧化脱硫连接主要亚基的关键控制方面,包括探索 C18 羰基基序的最佳掩蔽基团。Trost 不对称炔基化和炔酸酯的立体选择性铜酸酯加成已被开发用于快速构建 C26-C34 亚基。采用Tamura/Vedejs烯化来引入amphidnolides C和F的C26侧臂。事实证明,C15、C18 二酮基序的后期掺入对于全合成的成功竞争至关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