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9-(2,3-dideoxy-2-fluoro-β-D-glycero-pent-2-enofuranosyl)purine | 405238-7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9-(2,3-dideoxy-2-fluoro-β-D-glycero-pent-2-enofuranosyl)purine
英文别名
[(2S,5R)-5-(6-chloropurin-9-yl)-4-fluoro-2,5-dihydrofuran-2-yl]methanol
6-chloro-9-(2,3-dideoxy-2-fluoro-β-D-glycero-pent-2-enofuranosyl)purine化学式
CAS
405238-72-4
化学式
C10H8ClFN4O2
mdl
——
分子量
270.651
InChiKey
DQRBKHMSPDQNFS-XUOSJQG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73.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chloro-9-(2,3-dideoxy-2-fluoro-β-D-glycero-pent-2-enofuranosyl)purinesodium methylate2-巯基乙醇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78%的产率得到9-(2,3-dideoxy-2-fluoro-β-D-glycero-pent-2-enofuranosyl)hypoxanthine
    参考文献:
    名称:
    2'-氟-2',3'-不饱和D-核苷作为抗HIV-1剂的构效关系。
    摘要:
    我们研究了人类外周血单核(PBM)细胞中一系列针对HIV-1的2'-氟-2',3'-不饱和D-核苷的构效关系。通过乙酸酯4的N-糖基化制备目标化合物10-21和28-33,乙酸酯4容易地由2,3-O-异亚丙基-D-甘油醛分五个步骤制备。在新合成的核苷中,有2-氨基-6-氯嘌呤(11),腺嘌呤(14),肌苷(16),鸟嘌呤(18),2,6-二氨基嘌呤(20)和5-氟胞嘧啶(30)衍生物。发现具有EC(50)值分别为4.3、0.44、1.0、2.6、3.0和0.82 microM的有趣的抗HIV活性。还检查了有关拉米夫定耐药变体(M184V)对标题核苷的耐药性的影响,
    DOI:
    10.1021/jm010418n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2'-氟-2',3'-不饱和D-核苷作为抗HIV-1剂的构效关系。
    摘要:
    我们研究了人类外周血单核(PBM)细胞中一系列针对HIV-1的2'-氟-2',3'-不饱和D-核苷的构效关系。通过乙酸酯4的N-糖基化制备目标化合物10-21和28-33,乙酸酯4容易地由2,3-O-异亚丙基-D-甘油醛分五个步骤制备。在新合成的核苷中,有2-氨基-6-氯嘌呤(11),腺嘌呤(14),肌苷(16),鸟嘌呤(18),2,6-二氨基嘌呤(20)和5-氟胞嘧啶(30)衍生物。发现具有EC(50)值分别为4.3、0.44、1.0、2.6、3.0和0.82 microM的有趣的抗HIV活性。还检查了有关拉米夫定耐药变体(M184V)对标题核苷的耐药性的影响,
    DOI:
    10.1021/jm010418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2‘-Fluoro-2‘,3‘-unsaturated <scp>d</scp>-Nucleosides as Anti-HIV-1 Agents
    作者:Kyeong Lee、Yongseok Choi、Giuseppe Gumina、Wen Zhou、Raymond F. Schinazi、Chung K. Chu
    DOI:10.1021/jm010418n
    日期:2002.3.1
    We studied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a series of 2'-fluoro-2',3'-unsaturated D-nucleosides against HIV-1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PBM) cells. The target compounds 10-21 and 28-33 were prepared by N-glycosylation of the acetate 4, which was readily prepared from 2,3-O-isopropylidene-D-glyceraldehyde in five steps. Among the newly synthesized nucleosides, 2-amino-6-chloropurine
    我们研究了人类外周血单核(PBM)细胞中一系列针对HIV-1的2'-氟-2',3'-不饱和D-核苷的构效关系。通过乙酸酯4的N-糖基化制备目标化合物10-21和28-33,乙酸酯4容易地由2,3-O-异亚丙基-D-甘油醛分五个步骤制备。在新合成的核苷中,有2-氨基-6-氯嘌呤(11),腺嘌呤(14),肌苷(16),鸟嘌呤(18),2,6-二氨基嘌呤(20)和5-氟胞嘧啶(30)衍生物。发现具有EC(50)值分别为4.3、0.44、1.0、2.6、3.0和0.82 microM的有趣的抗HIV活性。还检查了有关拉米夫定耐药变体(M184V)对标题核苷的耐药性的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