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eroxofabianane | 181483-3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roxofabianane
英文别名
(1R,4S,5R,8S,11R,12R)-1,5,9,9-tetramethyl-10,13,14,15-tetraoxatetracyclo[9.3.1.04,12.08,12]pentadecane
peroxofabianane化学式
CAS
181483-32-9
化学式
C15H24O4
mdl
——
分子量
268.353
InChiKey
DCMBABFMJSPELB-ZLSAFIH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utoxidation of 4-amorphen-11-ol and the biogenesis of nor- and seco-amorphane sesquiterpenes from fabiana imbricata
    作者:Koon-Sin Ngo、Geoffrey D. Brown
    DOI:10.1016/s0040-4020(99)00986-2
    日期:1999.12
    Photooxidation of 4-amorphen-11-ol (1), recently reported as one of the major sesquiterpene natural products from the medicinal plant Fabiana imbricata, results in three allylic hydroperoxides 6, 9 and 10, which are expected from the “ene-type” reac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with the tri-substituted double bond in 1. The tertiary allylic hydroperoxide 6 undergoes carbon-carbon bond cleavage and a second
    的光氧化4- amorphen -11-醇(1),最近报道从药用植物的主要倍半萜烯天然产物之一法比亚纳玳瑁,结果在三个烯丙基氢过氧化物6,9和10,这是从“烯型预期在三取代的双键”分子氧的反应1。叔烯丙基氢过氧化物6所经受碳-碳键裂解和第二自氧化反应,得到更高度氧化开环-amorphane 11非常温和的条件下。然后在酸中,该化合物可能会经历第二个碳-碳键裂解反应,从而产生也不-sesquiterpenes 2和3(报告为真正从天然产物F.玳瑁,或环化倍半萜烯peroxofabianane(5),这是一种推测的前体的天然产物fabianane(4)。关于两个化学过程的一些机械的调查:即: -碳-碳键裂解和自氧化这将解释天然产物的形成2,3和4从1报告第三烯丙基氢过氧化物。32,它缺乏11-羟基官能团存在于1在更强的条件下仅经历C-4 / C-5碳-碳键裂解,表明该官能团在协助4-amorp
  • Conversion of Artemisinic Acid into (-)-Fabianane
    作者:Mankil Jung、Byoung Hee Youn
    DOI:10.3987/com-96-7419
    日期:——
    The conversion of (-)-fabianane from artemisinic acid was achieved in seven steps via photooxidative cyclization as a key step.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双(2,2,2-三氯乙基)) (2-氧杂双环[4.1.0]庚烷-7-羧酸乙酯 高壮观霉素 香芹酮氧化物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内酯酮 雷公藤内酯三醇 雷公藤乙素 钴啉醇酰胺,Co-(氰基-kC)-,磷酸(酯),内盐,3'-酯和(5,6-二甲基-1-a-D-呋喃核糖基-1H-苯并咪唑-2-胺-2-14C-kN3)(9CI)二氢 钠甲醛2-羟基苯磺酸酯4-(4-羟基苯基)磺酰苯酚 醛固酮21-乙酸酯 醋酸泼尼松龙环氧 醋酸氟轻松杂质 螺[1,3-二氧戊环-2,2'-[7]氧杂双环[4.1.0]庚烷] 芳香松香 芍药苷代谢素 I 甲基(1S,2S,5R)-1-乙氧基-2-甲基-3-氧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酯 环氧环己基环四硅氧烷 环氧己烷 泼尼松龙环氧 氧杂环庚-4-酮 氧化环己烯 氧化异佛尔酮 氟米龙杂质 柠檬烯-1 2-环氧化物 景天庚酮糖 明奈德 戊哌醇 己二酸,二(4-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3-基)酯 娄地青霉 多纹素 吡咯烷,1-(2-哌嗪基羰基)-(9CI) 台湾牛奶菜双氧甾甙 B 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 去环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卡烯内酯甙 半短裸藻毒素B 八氢-9-羟基乙基-1-甲氧基-3,4,4-三甲基-1H-3,9a-过氧-2-苯并噁庚 依普利酮EP杂质F 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 二氢左旋葡萄糖酮 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 二-4-环氧环己烷 乙基5-氧亚基噁庚环-4-甲酸基酯 β.-D-苏-六吡喃糖-4-酮糖,1,6-脱水-3-脱氧-,乙酸酯 β.-D-古洛吡喃糖,1,6-脱水-3-脱氧-3-硝基- alpha-日缬草醇 [(4-氯丁基)(亚硝基)氨基]甲基乙酸酯 PSS-[2-(3,4-环氧环己基)乙基]-取代七异丁基 PSS-[2-(3,4-环氧树脂环己基)乙基]-七环戊基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