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isulfanediylbis(N-(4-(trifluoromethyl)phenyl)benzamide) | 177786-2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isulfanediylbis(N-(4-(trifluoromethyl)phen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2,2′-disulfanediylbis(N-(4-(trifluoromethyl))benzamide);2,2'-Dithiobis[N-[4-(trifluoromethyl)phenyl]benzamide];N-[4-(trifluoromethyl)phenyl]-2-[[2-[[4-(trifluoromethyl)phenyl]carbamoyl]phenyl]disulfanyl]benzamide
2,2′-disulfanediylbis(N-(4-(trifluoromethyl)phen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177786-26-4
化学式
C28H18F6N2O2S2
mdl
——
分子量
592.586
InChiKey
BPQUVOHQRNBFF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5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disulfanediylbis(N-(4-(trifluoromethyl)phenyl)benzam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41%的产率得到2-(4-(trifluoromethyl)phenyl)-1,2-benzisothiazol-3(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依布硒啉的生物立体研究:合成和体外表征1,2-苯并噻唑-3(2H)-一衍生物作为有效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摘要:
    产生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CRE)引起不可治愈的细菌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依布硒啉硒部分的生物等位取代概念,我们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一个小分子的2取代1,2-苯并噻唑-3(2H)-衍生物和相关化合物的化合物库联合美罗培南评估其针对大肠杆菌Tg1(NDM-1)菌株的细胞毒性和协同活性。最有前途的化合物3a对FICI低至0.09的一组临床分离的NDM-1阳性CRE菌株显示出强大的协同活性。此外,分别通过酶抑制试验和ESI-MS分析证实了其IC50值和抑制机理。重要的是,化合物3a具有可接受的毒性并且不是疼痛。由于其结构简单和与美洛培南合用的有效协同活性,我们建议化合物3a可能是有前途的美洛培南佐剂,此类化合物的新系列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DOI:
    10.1016/j.bioorg.2020.10387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依布硒啉的生物立体研究:合成和体外表征1,2-苯并噻唑-3(2H)-一衍生物作为有效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摘要:
    产生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CRE)引起不可治愈的细菌感染,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依布硒啉硒部分的生物等位取代概念,我们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一个小分子的2取代1,2-苯并噻唑-3(2H)-衍生物和相关化合物的化合物库联合美罗培南评估其针对大肠杆菌Tg1(NDM-1)菌株的细胞毒性和协同活性。最有前途的化合物3a对FICI低至0.09的一组临床分离的NDM-1阳性CRE菌株显示出强大的协同活性。此外,分别通过酶抑制试验和ESI-MS分析证实了其IC50值和抑制机理。重要的是,化合物3a具有可接受的毒性并且不是疼痛。由于其结构简单和与美洛培南合用的有效协同活性,我们建议化合物3a可能是有前途的美洛培南佐剂,此类化合物的新系列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DOI:
    10.1016/j.bioorg.2020.1038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rylthio compounds
    申请人:Warner-Lambert Company
    公开号:US05734081A1
    公开(公告)日:1998-03-31
    Arylthiol and dithiobisarylamide antibacterial and antiviral agents have the general formula ##STR1## where A is monocyclic or bicyclic aryl which can contain up to 3 heteroatoms selected from O, S, and N, R.sup.1 and R.sup.2 are substituent groups, X is ##STR2## or SO.sub.2 NR.sup.4 Z, Y is H or SZ when n is 1, a single bond when n is 2; R.sup.4 and Z can be hydrogen or alkyl.
    芳基硫醇和二硫代芳基酰胺抗菌和抗病毒剂具有一般公式##STR1##其中A是可以包含最多3个来自O、S和N的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芳基,R.sup.1和R.sup.2是取代基,X是##STR2##或SO.sub.2 NR.sup.4 Z,Y是H或SZ,当n为1时,n为2时为单键;R.sup.4和Z可以是氢或烷基。
  •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s a Probe of Hydrogen Bonding in Heme-Thiolate Proteins
    作者:Matthew R. Dent、Michael W. Milbauer、Andrew P. Hunt、Michael M. Aristov、Ilia A. Guzei、Nicolai Lehnert、Judith N. Burstyn
    DOI:10.1021/acs.inorgchem.9b02506
    日期:2019.12.2
    the coordinating thiolate reduces thiolate donor strength and weakens this Fe-S interaction, giving rise to larger g-value dispersion. By 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me-thiolat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rhombic EPR signal, it is possible to compare thiolate donor strengths among heme-thiolate proteins through analysis of low-spin, Fe(III) EPR spectra. Thus, this study establishes EPR spectroscopy
    尽管利用了共同的辅因子结合基序,但是带有半胱氨酸衍生的硫醇盐配体的血红素蛋白(血红素硫醇盐蛋白)参与了从药物代谢到转录调控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尽管对血红素-硫醇盐功能性发散的起源尚不十分了解,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铁配位硫醇盐周围的氢键(H键)环境会影响蛋白质功能。在X射线晶体学之外,几乎没有方法来表征这些关键的H键相互作用。带有六坐标Fe(III)血红素的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显示出独特的低自旋(S = 1/2)菱形信号,对血红素硫醇盐的变化敏感H键合环境。为了在这种独特的EPR信号中g值分散的大小与血红素硫醇盐H键结合环境的强度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我们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六配位芳基硫醇盐连接的化合物Fe(III)卟啉配合物带有可调的分子内H键。这些配合物的光谱研究表明,菱形EPR信号中的H键强度与g值分散之间存在直接关系。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我们阐明了血红素硫醇
  • US5668291A
    申请人:——
    公开号:US5668291A
    公开(公告)日:1997-09-16
  • US5734081A
    申请人:——
    公开号:US5734081A
    公开(公告)日:1998-03-31
  • US5929114A
    申请人:——
    公开号:US5929114A
    公开(公告)日:1999-07-2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