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3-triethoxysilyl)propoxy]coumarin | 602313-3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3-triethoxysilyl)propoxy]coumarin
英文别名
7-[3-(Triethoxysilyl)propoxy]-2H-1-benzopyran-2-one;7-(3-triethoxysilylpropoxy)chromen-2-one
7-[(3-triethoxysilyl)propoxy]coumarin化学式
CAS
602313-32-6
化学式
C18H26O6Si
mdl
——
分子量
366.486
InChiKey
DNWYLKNAHGWHN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1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6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控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载体可控制药物输送†
    摘要:
    将光响应性配体7-[((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氧基]香豆素(C)接枝在介孔二氧化硅SBA-12材料的表面上。所获得的功能化支持物SBA-12_C被用作消炎药萘普生的有效光控储存/释放系统。在365 nm处用紫外线照射会诱导香豆素在表面上发生光二聚,从而形成由环丁烷环连接的二聚体,从而导致孔闭。然而,用较短波长254nm的UV光照射导致二聚体的裂解,孔的开放,并且客用药物分子可以从孔中释放。在两种类型的介质中研究了药物的释放,一种是在pH = 7的模拟体液,另一是在pH = 2的模拟胃液。制备的材料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氮吸附/解吸,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方法(TG / DTA)以及液相和固态NMR光谱进行表征。通过HPLC色谱法在规定的时间间隔监测释放的药物量。香豆素二聚体封闭孔的样品足够紧密,显示药物从样品中过早释放。在光驱动的孔打开后,香豆素改性的中孔二
    DOI:
    10.1039/c8nj00267c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控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载体可控制药物输送†
    摘要:
    将光响应性配体7-[((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氧基]香豆素(C)接枝在介孔二氧化硅SBA-12材料的表面上。所获得的功能化支持物SBA-12_C被用作消炎药萘普生的有效光控储存/释放系统。在365 nm处用紫外线照射会诱导香豆素在表面上发生光二聚,从而形成由环丁烷环连接的二聚体,从而导致孔闭。然而,用较短波长254nm的UV光照射导致二聚体的裂解,孔的开放,并且客用药物分子可以从孔中释放。在两种类型的介质中研究了药物的释放,一种是在pH = 7的模拟体液,另一是在pH = 2的模拟胃液。制备的材料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氮吸附/解吸,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方法(TG / DTA)以及液相和固态NMR光谱进行表征。通过HPLC色谱法在规定的时间间隔监测释放的药物量。香豆素二聚体封闭孔的样品足够紧密,显示药物从样品中过早释放。在光驱动的孔打开后,香豆素改性的中孔二
    DOI:
    10.1039/c8nj00267c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method to prepare very stable and biocompatible fluorescent silica nanoparticles
    作者:Shin-Woo Ha、Corinne E. Camalier、George R. Beck Jr.、Jin-Kyu Lee
    DOI:10.1039/b902195g
    日期:——
    A new synthet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pare fluorescent 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out employing isothiocyanated dye molecules and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APS) for the thiourea linkage formation; the resulting fluorescent silica nanoparticles show excellent photochemical, thermal and pH stabilities and a good biocompatibility with over 85% viability from various cell types.
    一种新的合成方法被开发出来,可以制备荧光纳米颗粒,而不使用异硫氰酸酯染料分子和(3-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来形成硫脲连接;所得的荧光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化学、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并且对多种细胞类型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活性超过85%。
查看更多